本日熱文

日本人的集體主義性格 是DNA使然?

日本有句俗語說,「出る杭は打たれる」,意近於棒打出頭鳥、樹大招風。這句俗語可以解釋為什麼日本社會傳統上重視社會和諧與一致性,較不重視獨立與個人表現。相較於西方社會盛行個人主義,不少東亞社會都具有集體主義特徵。

日本-DNA-東西方 圖片來源:flickr@kobbydagan CC BY 2.0
    其他

舉例來說,西方社會期待民眾勇於說出看法、分享成功、獨立做出選擇,傾向獎勵個人成就。日本社會則時時提醒要留意個人行對是否會影響團體、展現謙虛,不要放大個人成就。

英國演化生物學博士琥珀(Rowan Hooper)多年來,一直認為這種東西差異分別與儒家思想和基督教思想有關,從沒想過背後可能有演化上的原因,因為他認為對於形塑社會結構等高階事物上,文化與政治的影響力更大、更快。

但西北大學心理學家Joan Chiao提出了一個迷人的想法:這種差異與我們都擁有但數量不同的某個DNA有關。

這些基因在17號染色體的血清素轉運子基因(serotonin transporter)裡。你可能聽過血清素(serotonin),這種化學物質一般與快樂的感覺有關。血液裡的血清素愈多,我們就會愈快樂。血清素轉運子基因的工作,就是製造一種蛋白質,把血清素帶走,以便回收利用。

在多數基因裡,血清素轉運子中有一個區域負責控制要製造多少這種基因。它控制基因的表現,可說是控制有多少水流入浴缸的水龍頭。

1994年,遺傳學者發現這個區域──5-HTTLPR以兩種形式發生:長、短形式。長形式的5-HTTLPR,會製造更多這種蛋白質,所以留在體內的血清素會比較少。

廣告

這項發現立即引發神經科學家與精神病專家的猜想:這會對人的行為產生什麼影響?

2003年,《科學》期刊一份爆炸性的研究,提出一種答案。在紐西蘭對一小群年輕男女的研究發現,比起「長形式」的人,這種基因屬於「短形式」的人更容易憂鬱甚至自殺。相較之下,「長形式」的人通常更快樂。

在那之後,數百份研究都企圖進一步找出5-HTTLPR基因的顯著影響,但至今沒有找出清楚的答案。研究快樂和憂鬱等複雜特徵的遺傳學,需要大量樣本,研究者還沒能找到足夠的樣本數。

Joan Chiao表示,短形式的5-HTTLPR基因,在東亞出現的頻率高於歐洲。既然這種基因與憂鬱或快樂有關,這是否也會影響東西方的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傾向?

廣告

Joan Chiao與西北大學的同事布林茨基(Katherine Blizinsky)攜手解謎,蒐集29國5萬135人的數據,包括德國、英國、美國、日本、中國與南韓,並比較這些國家的文化價值、經濟與疾病普遍性等因素。

他們發現,崇尚集體主義的社會裡,更可能包括具有短形式5-HTTLPR基因的民眾。

他們刊登於《英國皇家學會報告》(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期刊的這份研究顯示,根據採樣結果,東亞70%-80%民眾的5-HTTLPR基因屬於短形式,相較於歐洲民眾的40-45%。

琥珀說,你不能直接下結論說5-HTTLPR導致日本成為集體主義社會,不過這項基因發現讓我們重新思考社會是多麼複雜的組織,除了文化與環境,基因也可能是影響行為的因素。

(資料來源:Japan Times、Japan in perspective)

相關熱門主題
你可能有興趣
#廣編企劃|【解讀・債券關鍵字 S2Ep.1】何時降息?投資專家解析,爭取收益關鍵應掌握全球先機
最新訊息
領取首訂優惠3個月$499(原價$790)
App內開啟 更舒適的閱讀體驗
訂閱天下雜誌電子報

天下雜誌當期內容的精華與延伸,每周三發送最具時效性的深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