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of 318
Download to read offline
胡函禎孟偏




 梵二圓滿閉幕四十過年




天主教社會是想論文真
輔大神學叢書 73




       梵二圓滿閉幕四十週年




    天主教社會是想論文集


            胡國被主編

            2006 卒 6 月

            1 付給找
NO.73
FUJEN
SERIES
THEOLOGICA




      Universal Values
                 and
        Local Concern

  Essays on Catholic Social Doctrine




                       Ed. by Peter Hu , S. 1.
本書出版在基督紀克第 2006 年
兌二圓滿閉幕後 F 這甸的第四+-徊年度




        教獻給


     三位可敏的教宗



    若望廿三世

     條緣于;-1t
          暨

   若望條祿二~1t


 他們為夭主教會新時代的問釗

   付出了 i醫生的精力和心血
目錄

 vi    單樞機序

viii   本書導讀:梵三之後四十年的神學反省(編者)

xvi    Forty Y巳ars of Theological Reflection Since Vatican II
                                               ( Editor , trans. by Edmund Ryden , SJ )


       總論


  3    天主教社會思想的四大原則(陳日君)

  7    經濟生活與社會責任(戴台馨)



       家庭

 27    論家庭的重要性及婚姻關係對子女的影響(林安禮)

 52    台灣社會中的家庭與老年人(陳惠姿)

 74    主題討論記實



       人的王作
 79    天主教會捍衛合理工作(韋薇)

 93    台灣勞動市場的國際化(林燦仁)

112    主題討論記實
權

119
      人
      從天主教社會思想談人權(雷敦信手)

136   教會的社會思想與外籍勞工(周曉青)

      主題討論記實
155

      政治社會


163   民主與權威:天主教會政治社群觀念之分析(梁錦文)

188   公民社會與香港經驗(吳偉傑)

      主題討論記實
204

      國際社會

213   天主教社會思想中的全球化議題(武金正)

233   從知識經濟論數位落差(章毓群)

      主題討論記實
255

      代   跋

261   代跋:亞洲基督宗教的現代化(朱蒙泉譯)



277   參考資料
車樞機序




   宗座正義和平委員會出版的《教會社會訓導彙編))                                        1   ,揭示
天主教的社會思想,並表達天主教會對全人類的關懷。

   輔仁大學一向以加強中西文化交流及促進理性與信仰的交

談為重要辦學目標之一。欣逢輔大創校 80 周年,遂有「普世價

值與本土關懷一天主教社會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召開。本

書即為此研討會的論文集。

   全書的論文內容大致分為兩部分:一部分詮釋天主教的社

會訓導,一部分反省本土現況。社會訓導的核心是愛的文明,

係當代天主教會所認同的普世價值,而人本、公益、補足

( subsidiarity )、團結關懷(約lidarity) ,則是檢視人類生活的四大

原則。本土現況則具體地從家庭、人權、「人」的工作、政治

社會、國際社會及經濟生活與社會責任等面向切入,探究社會

問題的根源,並勉勵讀者為促進公義、和諧的社會而努力。

   研討會當天,香港陳日君主教為我們詮釋社會訓導四大原

則的精義。本書出版的時刻,他已榮任樞機主教。




  l 宗座正義和平委員會( Pontifical Council for Justice and Peace) ,
   Compendium of the Social Doctrine of the Church , (Vatican: Libreria
   Editrice Vaticana, 2004) ;中文試譯本《教會社會訓導彙編》為香港
   教區於 2004 出版。
單序   VIl




  論文的作者及回應人包括神父、修女等聖職人員、平信徒、

實務工作者、教授學者及關懷弱勢的善心人士。會議中的交談

與論辯,呈現出理性與信仰的對話。

  這樣的過程豐富了本書的內容。

  研討會由主辦單位輔大使命發展室、若望保祿二世和平研

究中心及協辦單位輔大經濟學系等的通力合作,落實目標,本

人深感欣慰。輔大神學院編輯室不辭辛勞,促成了本書的問世,

功不可沒。

  陳日君樞機主教為 Compendium of the Socia! Doctrine of the

Church 的中譯本,花了不少功夫,也有一定的期許,在此向他

深致謝忱。本書容或還有改進的空問,卻不失為一種加強中西

文化交流的方式,也可視為響應梵二大公會議及近代教宗推廣

天主教杜會思想的嘗試。




                                   輔大蓋事長

                                         單團亟

                                        2006 年 5 月
究二斗之]A四+辜的科學反省
                        本書導讀


                          編者




      今(   2006   )年,是梵二大公會議圓滿閉幕後,邁向的第四

十一個年度。
      梵二在 1965 年 12 月 6 日正式表決通過《論教會在現代世

界牧職憲章))           (以下簡稱《現代憲章)) )   ,次日由教宗及全體教長

隆重頒布,第三天( 8            日)整個大公會議就宣布圓滿閉幕了。

由此可知, <<現代憲章》是梵二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具體結晶。

      羅馬教廷宗座正義和平委員會於 2004 年 6 月 29 日頒布了

《教會社會訓導彙編》。誠如教廷於 1992 年頒布的《天主教教

理))   ,是一本針對梵二大公會議整體精神,所編出的時代性教

理參考書;這本《教會社會訓導彙編)) ,則是特別針對其中《現

代憲章》的中心精神,而編寫出來的說明文獻。

      是的, <<現代憲章》是梵二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具體結晶,

非常強調:教會為世界而言,並非存在於世界之「旁 J                  '而是

存在於世界之「肉 J            '並非高高在上「統治世界 J     '而是效法

基督精神「為世界服務」

      其實, 1962 年 10 月 11 日,梵二大公會議第一會期開幕之

前的籌備期間,籌備機構所擬定的 70 個建議案中,並沒有任何
本書導讀:梵二之後四十年的神學反省   lX




一個是針對「教會與世界」的相關議題。直到第一會期結束時,

才由教宗若望廿三世根據大會發展的氣氛發表聲明,將原先的

70 個建議案歸納成 16 道議案,並加上一個新的議案《教會為

推進社會公益的行動與原則>>                      I   ,這就是《現代憲章》的起源。
後來隨著會議的進行,前的道議案被併縮成 12 道,因此,本

議案就被稱作《第十三議案》。

  這個《第十三議案》從起草到最後通過憲章的整個發展過

程,在梵二各大議案中,是最曲折、也最難產的一個。其第一

草案是在 1963 年 3 月 25 日完稿,題名《論教會在現代世界內

的有效臨在))         2   ,分成六章: r 人的美妙聖召 J 、「人在社會裹
的地位」、「婚姻與家庭」、「文化進步的推動」、「經濟與

社會正義」、「各民族之間的團體和平」

  第一草案完成不久,教宗若望廿三去世,教宗保祿六世繼

位重申繼續召開大公會議的意願。他看了這草案,認為這份第

一草案太長了,於是,另一份題名為《論教會在建設世界中的

主動臨在>> 3 的第二草案很快就出爐了。這新草案很短,只強調
「人的尊嚴 J '可惜於 1963 年 11 月 29 日呈給審委會審查時沒

有通過。


   第二草案被推翻後,大會立即成立一個七人小組的委員會

重新起草,他們研究並綜合前述兩份草案,於 1964 年 2 月中完




  l 這個新議案的拉丁文名稱為 De principiis et actione Ecclesiae in
   promotione boni societatis   0



 2 第一草案的拉丁文名稱為 De presentia 究所cace Ecclesiae in mundo
   hodierno 。

  3 第二草案的拉丁文名稱為 De ac咐。 presentia Ecclesiae in mundo
   aedificando 。
x   普世價值與本土關懷




成第三草案,獲得審委會通過。這份第三草案,包括四章及五

個附錄:    r 人的完整聖召」、「教會奉事天主及服務人群的使

命」、「信友面對生活的世界應有的態度」、「現代信友的最

重要任務」等四章,以及「個人在社會中」、「婚姻與家庭」、

    「文化」、「經濟與社會生活」、「國際大團體與和平」等五

個附錄。這個草案在第三會期中的 1964 年 10 月 20 日提交大

會,教長們討論得異常激烈,提出的建議書長達九百多頁,促

使大會不得不重新考慮交還起草委員會重新起草。

     休會期間, 1965 年 1 月至 2 月,起草委員會增聘七位主教

及專家重新起草完稿成為第四草案,這份第四草案特別強調:

    「基督信仰中的人學」、「現代世界事物與行動的神學」及「教

會面對世界的權利 J      '也將第三草案五個附錄中的各議題回歸

納入正文之中。這個草案在第四會期的 1965 年 9 月 23 日大會

中,被教長們接受成為正式的《第十三議案>>        '也就是大會最

後通過的《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的討論底稿。

     由這個起草曲折、繁複的過程可知:這憲章確是聖神在時

代中引導教會的成果,所關心的事項從個人尊嚴、家庭生活、

社會經濟活動運作、到國際社會的和平,整個人類生命的全體

層面中所有問題都涵括在內。梵三通過之後,四十年來多次全

球主教會議還以各個別議題加以發揮,最後在 2004 年才有《教

會社會訓導彙編》的頒布。

     2005 年 12 月 7 日,正是梵三隆重頒布《現代憲章》四十

週年慶辰的當天。輔仁大學特別選擇這一天,舉辦以「普世價

值與本士關懷:天主教社會思想」為主題的國際學術研討會;

主要目的就是在給《教會社會訓導彙編》這個文獻,在台灣、

香港及美國的華人教友經驗中,做多面向的詮釋。這個國際學
本書導講:梵二之後四十年的神學反省   xi



術研討會深具意義:不只回顧了四十年來,台灣、香港、美國

華人教會的經驗,也為日後發展普世性的中華新文化提供借

鏡。編者能有機會受邀參與文章潤飾、編輯成書、付梓發行推

廣的後繼工作,深感榮幸。

     《教會社會訓導彙編>>   '除了〈引言)及(總結〉之外,

共分三部分十二章:第一部分四章,題名為(第一章           天主關

愛人類的計畫〉、(第二章       教會的使命與社會訓導〉、(第

三章    人與人權)、(第四章教會社會訓導的原則)         ;第二

部分七章,題名為〈第五章       家庭:社會的生命細胞)、(第

六章人的工作〉、(第七章經濟生活〉、〈第八章政治

社會)、(第九章    國際社會〉、(第十章保護環境)、(第

十一章推動和平)     ;第三部分一章,題名為(第十二章社

會訓導和教會行動〉。

     讀者翻開本書目錄,即可發現本書的諸篇論文已經涵蓋了

《教會社會訓導彙編》全部內容。本書共分「總論」、「家庭」、

「人的工作」、「人權」、「政治社會」、「國際社會」六個

主題,每一主題內有兩篇文章,加上一個〈主題討論記實〉的

記錄稿;原則上,這兩篇文章中的第一篇從神學學理上來探討

相關教會社會思想的理論基礎,第二篇則從實務經驗出發,把

作者所在的台灣、香港或美國華人社會中的教會的生活實況,

與《現代憲章》和《教會社會訓導彙編》的理想做反省比較,

指出以往教會所做的優點和缺失,為教會的前途指明出路。當

然,從具體的作品看來,每個主題的兩篇文章,都包含了理論

與實務的分析和反省。
     在研討會的六個主題十二篇文章之後,編者特別以「代跋」

的方式,推薦朱蒙泉神父翻譯、在《神學論集)) 146 期所發表
xii   普世價值與本土關懷




的〈亞洲基督宗教的現代化:梵二之後四十年的反省) 4一文,
該文是從梵二的《現代憲章》及《教會對非基督宗教態度宣言》

兩文件的基本精神出發,探討基督宗教在亞洲的過去及未來發

展的遠景,應該可說是本書很好的總結,華人社區是亞洲,尤

其從東北亞到東南亞整個廣大國際社會的重要基石之一。

       本書「總諭」主題的第一篇文章,是陳日君樞機主教全面

性地關照這《教會社會訓導彙編))                                ,明確地指出:天主教社會

思想的四大原則,就是「以人為本 J                                  、「公共利益」、「補足

原則」與「團結關懷」。陳樞機駕輕就熟地提出形形色色的「香

港經驗」為例,一項一項的仔細分析,使得每一原則的精義都

深入淺出地呈現出來。

       第二篇(經濟生活與社會責任)                              ,是輔仁大學經濟系教授

戴台馨女士的作品,作者以經濟學者的身分,從經濟生活與生

活品質的基本概念出發,試著說明天主教社會思想中經濟發展

原則。作者不但從「個人選擇」談到「企業創新 J                                            '從「自由

市場」談到「非市場機制 J                        '也從「因應全球化」的觀點談「國

際新情勢的挑戰 γ 主張全人類能積極合作,以誠信原則相處,

解決問題,才能使全人類朝正向發展。最後,作者述說台灣經

驗中的危機與轉機。

        「家庭 J 主題的第一篇文章(論家庭的重要性及婚姻關係

對于女的影響)               ,是林安禮女士以美國東岸華語夫婦懇談會負

責人的身分,為《教會社會訓導彙編>>                                    (第五章        家庭:社會



      4 該文譯自: Fe!i x Wilfred,“Asian Christianity and Modemity: Forty
       Years after Gaudium et Spes ," 40 years of Vatican ll, the Churches of
       Asia and the Pac伊c-Lρoking back and moving 戶 rward, p.191-206.
        I 見 East Asian   Pastoral Review , 42(2005) 1/2]   。
本書導讀:梵二之後四十年的神學反省   Xll1




的生命細胞〉做了十分精彩的解析。不但用社會學理論加以發

揮,還提出該區夫婦懇談會調查研究的成果,為她的理論作了

基礎性的見證。

     第三篇(台灣社會中的家庭與老年人)    ,是輔仁大學護理

系教授陳惠姿女士的作品。作者以輔仁大學「老人學學程」負

責人,以及中華民國長期照護專業協會監事的身分,從當代台

灣社會中家庭結構及功能上之變遷,述說老年人在家庭中與配

偶、兒女、子媳、孫輩等互動關係的特質,尤其強調老人家成

為家庭的資產,最後相當務實地談到家庭對照顧老人家的須知。

     「人的王作」主題的第一篇文章(天主教會捍衛合理工

作)   ,是韋薇修女以天主教新事社會服務中心主任的身分,以

及多年在台灣實際服務基層勞工的親身經歷,為《教會社會訓

導彙編>>   (第六章   人的工作〉做了非常切題的詮釋。文中特

別關懷弱勢勞工,捍衛合理的工作權。

     第二篇(台灣勞動市場的國際化)    ,是林燦仁先生以萬華

社會牧靈服務中心主任身分,針對台灣勞動市場國際化,以及

其對本地和外籍勞工所造成的衝擊與影響進行分析。作者首先

談到台灣勞動市場的轉變與受全球化的影響,其次以「投資、

失業、血汗工廠」為題述說台灣政經社會的現狀,而後談及「因

勞動市場國際化,而被迫選擇失業或到其他國家工作的派遣勞

工」的移民問題,最後呼籲國家及公民社會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人權」主題的第一篇文章(從天主教社會思想談人權)          ,
是輔仁大學法律系教授雷敦扁平神父的作品。作者認為天主教的

人權理論在內容上與全世界人權思想一樣,不過,在哲學與神

學的基礎上有所不同,使得教會所強調的人權相較於其他團體

自有其特殊色彩。本篇首先覽讀全章,介紹其綱要,接薯,作
X1V   普世價值與本土關懷




者分析前部分的神哲學,及其與中世紀早期人權思想的關係。

最後,討論天主教對人權的解釋,與其對世界人權論壇的貢獻。

      第二篇(教會的社會思想與外籍勞工)    ,是暨南國際大學

外國語言學系副教授周曉青先生的作品。作者從《教會社會首 11

導彙編》中直接談論移民及工作的 297 、 298 兩號出發,檢視台

灣外勞引進與工作制度上的缺陷,並對照鄰近的香港、新加坡、

韓國等地區的類似情況作比較,最後以沉思的方式提醒,台灣

在歷史與地理的淵源上,實際與外勞的主要來源的東南亞國家

相近:首先在氣候上我們同屬一個體系,歷史上則與越南、菲

律賓等國一樣,都曾淪為列強的殖民地;近代的發展,也曾倚

靠廉價勞工的優勢撐起經濟,對於這些具有類似經歷的國家,

我們不該把他們當作外人。

       r j攻治社會」主題的第一篇文章(民主與權威:天主教會
政治杜群觀念之分析)        ,是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

學系副教授梁錦文先生的作品。作者以政治學者的身分,從分

析聖經相關章節出發,探討天主教會真正的社群思想,尤其是

它對民主與權威的思想。作者藉著分析人的社群之特性,強調

政治社群的標的對象是人本身,分享天主三位一體中的「愛的

關係 J    '因而,不論是人本身,或是政治社群,都以服從天主

冒意與彰顯祂的聖名為其終極目的,這是談論「權威」與「民

主」的立基點。

      第二篇(公民社會與香港經驗)    ,是天主教香港教區正義

和平委員會主席吳偉傑先生的作品。作者以天主教香港教區正

義和平委員會主席的身分,提出香港教會在參與香港公民社會

的發展上所扮演的角色,並簡介十多個香港政治性民間團體。

香港的這些經驗,看在台灣讀者的眼中,似乎是我們卅多年前
本書導讀:梵二之後四十年的神學反省   xv




的情境,我們給予祝福及支持。

  「國際社會」主題的第一篇文章(天主教社會思想中的全

球化議題)   ,是輔仁大學宗教系教授武金正神父的作品。作者

首先分析「全球化」的持平意義,接著說天主教社會思想中的

全球化是「以人為本」的,有其「基本規範 J       '而且全球化的

目的在「為發展而合作 J   0   r 全球思維,在地行動」是全球化

理想的情境,教會的任務何在?主教的角色如何?在本文中都

提出可行的途徑,深切寄望於我們的主教,能夠施展其特色,

亦能夠扮演處理全球化的一個典範。

  第二篇(從知識經濟論數位落差)       ,是台灣資訊工業策進

會科技法律中心顧問、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網域名稱

爭議處理機制宣導計畫」共同計畫主持人章毓群女士的作品。

作者以資訊工程專家的身分,給我們介紹在這個知識經濟時代

襄數位落差的現象,並指出這個現象在台灣及中國大陸所造成

的不平等。作者認為數位落差屬於公共政策的範疇,是在資訊

杜會下衍生出來的社會問題,政府確實有責任要積極制定公

平、正義的相關因應政策,繼而達到 OECD 國家的發展經驗中

知識經濟特質之一,就是知識經濟是綠色經濟,以尋求資源更

有效率的使用方式,追求永續發展及節省資源為目標。

  最後,朱蒙泉神父所譯介的「代跋 J       '強調《現代憲章》

最大的貢獻是讓我們知道:基督宗教樂於向世界和社會學習。

這是輔仁大學舉辦「普世價值與本土關懷:天主教社會思想」

為主題的國際學術研討會的目的,也是本書出版為《教會社會

訓導彙編》替全球華人教會留下歷史見證的心願。
Forty Years of Theological Reflection
           Since Vatican 11

                                Editor
                        (Irans. by Edmund Ryden , SJ)




     On 6 December 1965 Vatican II adopted its final document
The Church in the Modern World (Gaudium et Spes). Two days
later , on 8 December, the Council was formally closed. On 29 June
2004 the Pontifical Council for Justice and Peace published its new
Compendium of the Social Doctrine of the Church. Just as the
Catechism of the Catholic Church , published in 1992 , was written
in the spirit of Vatican II , so the Compendium draws on the
Council' s engagement with the world ,          p征ticularly   as represented
by Gaudium et Spes.
     Gaudium et Spes stresses that the Church does not exist
‘ alongside' , even less ,‘ ruling over' the world , but ‘ within' the
world and ‘ to serve' the world. 1n October 1962 there were 70
documents on the table in preparation for the Council. Pope John
XXIII condensed these into 16 (l ater this number was further
reduced to 12) and composed an additional document on the role of
the Church in promoting social good. This became known as the
"Thirteenth Chapter".
Forty Years of Theological Reflection Since Vatican II   xvii



     The
the title
and treated six   tωop ics man's
                    抖 趴            vocation , man's place in society ,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 the promotion of cultural progress , the
economy and social justice , communal peace between nations.
Pope John died soon after and Pope Paul VI decided that the draft
was too long. Instead he wrote a short paper on human dignity
which was unfortunately rejected by the screening committee in
November 1963.
     A new committee was formed to bring the two drafts together
and in February 1964 a third draft , in four chapters with five
appendices , was submitted for discussion , which proved so lively
that 900 pages of comments were collected. The revised and fourth
draft was compiled in early 1965. The four chapters of the third
draft formed the basis and the material from the appendices was
integrated into them. On 23 September 1965 the complete
document was approved as Gaudium et Spes.
      In the following years Bishops' Conferences often discussed
particular social issues , but it was Pope John Paul II who asked
Cardinal Nguyên Van Thuân to prepare a Compendium that would
cover the whole field of social doctrine. Although Cardinal Nguyên
assembled most of the documents , his health broke down and he
died on 16 September 2002. His successor, Cardinal Martino
completed the work and presented the Compendium to the Pope in
2004.
      On 7 December    2005 ‘ F叮 en   University held a Conference on
XVlll   普世價值與本土關懷




the Compendium under the title “ Universal Values and Local
Concern". The main     pu叩ose   was to present the Compendium and
reflect on it in the light of the situation of the Church in Taiwan ,
Hong Kong and among Chinese Catholics in north America. As
editor of the Conference papers 1 am particularly pleased that this
Conference not only reflected on the past but was also useful for
the future of the Church in the Chinese-speaking world.
        Besides an introduction and a conclusion , the Compendium is
structured in three Parts with 12 Chapters. Part One contains the
basic principles: 1 God's Plan of Love for Humanity , 2 The
Church' s Mission and Social Doctrine , 3 The Human Person and
Human Rights , 4 Principles of the Church's Social Doctrine. Part
Two deals with specific topics: 5 The Family , 6 Human Work, 7
Economic Life , 8 The Political Community , 9 The lnternational
Community , 10 Safeguarding the Environment , 11 The Promotion
of Peace. Part Three discusses implementation and has one chapter:
12 Social Doctrine and Ecclesial Action.
        The Fujen Conference wa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plan of
the Compendium. This book thus falls into six sections: 1 General
Principles , 2 Family , 3 Human Work , 4 Human Rights , 5 Political
Society , 6 lnternational Society. Each section has two papers , the
first more theoretical and the second more practical. Hence there
are six papers dealing with the ideals proposed by Gaudium et Spes
and the Compendium and their theological foundations and six
papers dealing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ame principles in
Chinese society today. Finally , the editor has included an article by
Fo抗y   Years of Theological Reflection Since Vatican 11 xix



Felix Wilfred on Asian Christianity and Modernity: Forty Years
qβer   'Gaudium et Spes' , originally translated by Fr. Bemard Chu
SJ for Collectanea Theologica (1 46) Winter 2005. China is part of
Asia and , indeed , Chinese culture is at the basis of NE Asian
culture. Hence Fr. Wilfred' s reflections are of relevance.
       Section one of the book, General Principles , opens with an
introductory paper by Cardinal Joseph Zen SDB of Hong Kong , in
which he explains the four principles on which Catholic social
doctrine is based: the dignity of the human person , the common
good , subsidiarity and solidarity, and shows how these are lived
out in Hong Kong. This is followed by a paper by Professor Daisy
Day of the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t              F吋 en.    She argues that
modem problems require cooperation and sincerity in order to be
solved.
       The two papers in the Family section are by Li n Anli and
Justina Chen. Ms Lin has been involved in Marriage Encounter
among Chinese couples in the east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here
uses sociology and the results of a survey to study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of the family and parents on children. Dr. Chen is a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Nursing at         F吋 en     University and is
responsible for Elderly Persons Study. She examines relationships
between elderly people , their spouses , children , in-laws and
grandchildren in Taiwan today , pointing out that they are a
valuable resource for the family whilst also noticing areas that
could be improved.
       The second section on Human Work opens with an analysis of
xx   普世價值與本土關懷




Chapter 6 of the Compendium by Sr. Stephana Wei MMB. Sr. Wei
is the Director of the Rerum Novarum Social Service Centre in
Taipei and is a strong advocate for workers' rights in Taiwan ,
especially for those on the margins of society. The second paper by
Li n Chan-jen , Director of the CICM Social Pastoral Service Centre
in Wan Hua , Taipei , looks at the clashes between local and migrant
workers in Taiwan. He notes the influence of globalization,
investment , unemployment and sweat-shops and how local workers
are often forced to choose between unemployment or employment
abroad.
     The third section discusses Chapter 3 of the Compendium on
Human     Rights.   Fr.   Edmund   Ryden    SJ , director of the
Socio-Cultural Research Centre at Fujen , discusses this chapter and
notes that the Church has her own philosophical and theological
background to human rights founded in medieval and renaissance
theology. He argues that this vision can contribute to the
intemational discussion of rights. This paper is followed by one
that looks at the rights of migrant workers in Taiwan , Hong Kong ,
Singapore and South Korea. The author , Dr. Paul Chow lectures in
the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at Chi Nan Univeristy,
Taiwan. In this paper he notes that migrant workers come from
Asian countries that have shared colon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experiences with the receiving countries and hence should not be
treated as foreigners.
     The essays in the Politics section are by Dr. Abraham Leong
of Chi Nan University and Ng Wai-kit , Chairperson of the Justice
Forty Years of Theological Reflection Since Vatican II   xxi



and Peace Commission of Hong Kong diocese. Dr Leong discusses
the Church's political thought , looking in particular at notions of
authority and democracy , whilst Mr. Ng looks at the role of the
Hong Kong Church in shaping civil society and introduces over ten
political groupings in Hong Kong today , a situation not unlike that
of Taiwan thirty years' ago.
     Under the heading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 the first paper is
by Fr. Joseph Vu SJ. Fr. Vu discusses globalization in the Church's
social doctrine. He notes that the Church thinks in terms of the
human person first and argues that globalization should be directed
towards development and cooperation. He draws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the role the bishops are required to play in promoting a
just globalization. This is followed by a paper on the digitalization
of the intellectual economy by Judy Chang , an advisor at the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in Taipei. The author looks at the
digital divide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She argues that
digitalization is a matter of public policy and requires equal
distribution as well as conformity to environmental standards so as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 t.
     Finally , Felix Wilfred's article tells us that the Catholic
Church is open to learning from the world and society. This was
the motive for Fujen to run the Conference and also the reason why
the papers have been edited for presentation to the Chinese Church.
總論
天主教社會是想的四太原則
                  《教會社會訓導彙編》解析


                         陳日君樞機主教



       本文中,陳樞機以香港的經驗做例子,說明天主教社
  會思想的四大原則:就是「以人為本」、「位共利益」
   「補足原則」與「團結關懷」。




   《教會社會訓導彙編>>                     (Compendium 01 the SociaZ Doctrine 01
the Church )1 ,這本書非常的寶貴,希望能早一點翻成中文。我

們請了兩位(香港教區)正義和平委員會的姊妹翻譯,可以說

到現在還沒完成,所以還是試譯本,有很多地方恐怕需要修改,

不過現在至少可以讓大家先看看,藉以引起大家的興趣。

  今天我不完全是要介紹這本書,我想大家先看一看目錄,

會覺得它的內容是很豐富的。它很有系統的把我們教會,這麼

多年對於社會的訓導,都寫出來了。首先談教會為什麼關心社

會的問題,其次的第一大主題是講人的地位,接著再講幾個大

原則,也講幾個特別的價值,最後再分別討論幾個題日,譬如:

家庭、勞動、政治等。




  I 參見:宗座正義和平委員會,<<教會社會訓導彙編>>(試譯本, 2004 )。
   原文:       Pontifical Council for Justice and Peace , Compendium 01 the
   Social Doctrine 01 the Church , (Vatican: Li breria Editrice Vaticana,
   2004) 。
4   普世價值與本土關懷




     我今天演講的這段時間內,是要分享這本書所列舉出來的

四個大原則。在我介紹這四個原則的同時,我運用香港的經驗

做例子來跟大家分享。


一、社會訓導與以人為本的原則

     以人為本是個大原則。當然這個原則很多人都這樣說,可

是不一定做得很徹底。基督信徒對於這個原則看得這麼要緊,

主要是因為人是天主造的。耶穌基督為我們每一個人犧牲自

己,故在信仰里,人是相當重要的。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說:耶

穌基督不但讓我們認識天主,也讓我們認識人。

     這幾天香港的問題,是爭取普選,為什麼我們要爭取普選

呢?也就是因為我們相信,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所以對於誰來

領導我們,我們每個人都應有機會發表意見。這幾十年來,香

港已經享受了很多的自由,普遍的民選是我們的目標,我們很

心急的想知道何時可以實施的時間點。因為民主,代表每個人

都有相同的地位,所以 25 萬人站出來表達這個看法。民主,並

非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但至少是比較好的解決方法。香港是很

欣賞台灣的。在香港,多數人民能選擇的事情很少,我們希望

的東西都不能通過。然而政府想做的事都能通過,我們都是受

過教育的,因此希望能儘快改變這種情況,大家心襄都有準備

要負起這個責任。



二、公共利益原則

     這個也是大家都掛在嘴邊的,可是很多人,都不是追求社

會的公共利益,而是個人的利益。在香港回歸以前,本來是資

本主義的社會,香港回歸以後北京的好朋友是香港的資本家,
天主教社會思想的四大原則   5



也因此貧富差距越來越嚴重。有時,有人認為天主教是維護資

本主義、反對社會主義的。他們肯定沒有讀過教會的社會訓導。

教會的社會訓導有一個原則是:財物是為眾人的;意思是說,

天主所造的好東西,都屬於大家的,大家都可以得到需要的東

西。故天主教有這個大原則,雖是反對共產主義,但是支持社

會主義的。我們雖然也接受資本主義、贊成私有財產權,但是

不接受獨古的資本主義。在香港,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雖然經

濟比較復甦了,可是還是有很多人失業。我覺得很多政府的政

策是缺乏同情心的,也有些是不公道的。例如:最近工人要求

的最低工資法案,也被駁回了。爭取民主,是要追求公共利益,

是要大家一起分享的,不是只追求少數人分享的利益。


三、補足原則 (Subsidiarity)

   補足原則( Subs他arity) 是指:一個基層(下層)的機構,能

做到的事,就不用高一層的機構去解決。高層的機構只要輔助

即可,不需要搶著去做。因為,我們所重視的是人,我們應該

鼓勵個人去發揮他們的創造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跟智慧,應該讓他們盡量去做,而

不是由政府搶著做。政府需要做的,是幫忙他們。當然有些特

殊的問題或環境,下級的機關是做不來的,此時政府就可以去

做,可是也不是長期的。

   在這裹,我想提一個最近政府對香港制訂的一個對教育很

不理想的法律。香港一向有一個很好的制度,讓天主教、基督

教辦了很多學校。這個制度叫津貼學校;也就是說,政府支付

薪水,天主教、基督教負實際的教育責任。在學校裹,可以照

著天主教的理念去辦學,這個制度是很好的。當然很多教會的
6   普世價值與本土關懷




資源也用在學校上。在教區內有 100 多個學校,教區中央聘用

了許多有校長資格的人,辦理行政事務。政府辦免費的義務教

育。天主教辦學,是幫政府辦的。去年,新的法律制訂了;規

定每個學校的校董會直接向政府負責,而不是向教會負責。校

董會現在是我們所委任的,但依照新法律,必須有選舉出來的

老師代表、家長代表、校友代表。但重要的問題是,選出來的

代表,不一定接受天主教的理念。因此,天主教在立法會襄很

強力的反對,政府也做了讓步,所以決定 2010 年才開始實施。

但教會最近發現,這個法律違反了基本法一教會的團體可以照

以前的辦法辦學。因此,教會已準備打官司了。可知,下級團

體可以做的事,上級團體為何要搶去做呢?


四、團結關懷原則 (Solidarity)

     正如我們一開始所講的,應尊重每一個人;而哪些人是需

要我們關心的呢?就是那些特別脆弱的人、弱勢的人。

     在香港回歸以後,有些人受到不平等的待遇,例如:有些

爭取香港居留權的人。他們在大陸生了孩子,根據基本法,只

要父母在香港有永久居留權的,子女就可以移居香港;可是回

歸以後,政府就不承認了。這些人上訴之後,政府贏了;他們

就再上訴到終審庭,上訴的人贏了,但政府採用拖延戰術,最

後政府成功藉北京釋法,推翻了終審庭的判決。雖然如此,教

會是永遠站在爭取居港權者這邊的。教友應該要好好地認識教

會的社會訓導,再帶到社會上去推行。這些原則是合理的,人

雖然還是有自私的心,但希望我們自己不要自私。在我們信仰

的光照下,在每一個兄弟姊妹的身上,應該要讓社會人士看到

天主的溫馨。
經濟生活與社會費佳
      《教會社會訓導彙編》第七章解析


                 戴台馨 l



     本文作者以經濟學者的身分,從經濟生活與生活品質

  的基本概念出發,試著說明天主教社會思想中經濟發展原
  則。作者不但從「個人選擇」談到「企業創新 J         '從「自
  由市場」談到「非市場機制 J     '也從「因應全球化」的觀
  點談「國際新情勢的挑戰 J     '主張全人類能積極合作,以
  誠信原則相處,解決問題,才能使全人類朝正向發展。最

  後,作者述說台灣經驗中的危機與轉機。



壹、前言


  宗座正義和平委員會於 2004 年 4 月 2 日,新編出版的《教

會社會訓導彙編))   ,針對家庭、「人」的工作、經濟生活、政

治社會、國際社會、環保、和平及人權等議題,提出許多精闢

的見解與懇切的呼籲。一般而言,這些見解與呼籲,在知識領

域裹,多被歸屬於規範性( normative )的論述;意即論述的意涵

承載著明顯的天主教價值體系。

  男一方面,為了呈現事實的真相,但不涉及價值取向的分

析,被稱為實證性 (positive )2 的論述。例如:大部分自然科學


  l 本文作者:戴台馨,美國休士頓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輔仁大學經
  濟系教授。

 2 參見戴台馨, (以經濟思想家 Amartya Sen 的生活品質觀點釋析當
8   普世價值與本土關懷




的研究,都屬於實證範疇。

     本文探討經濟生活與社會責任。在經濟生活方面的觀察,

係以經濟知識為基礎,較偏重實證面的分析;而在社會責任方

面的省察,則以教會司iI導;為原則,較著重規範性的意見。


貳、經濟生活與生活晶質

     「經濟生活」一詞,泛指與經濟活動有闊的生活。傳統上,

經濟活動主要係指財貨與勞務的生產、交易及消費等有關的活

動。這些活動均與選擇密切相關;事實上,以研討經濟活動中

的選擇為專業的經濟學者,強調「經濟理性 J '依據他們客觀、

冷靜的觀察,認為理性的生產者往往以追求利潤的極大,為其

從事生產行為的目標;而理性的消費者,則以追求效用的極大

為消費行為的目標。交易雙方所身處的市場的特性,造就雙方

互通有無的機會,個人按其專長及限制條件,選擇售出或購進

財貨與勞務的立場,共同創造出整體社會的福祉。

     在這樣的選擇過程中,經濟自由,包括創業、就業自由和

生產、消費自由等,獲得適度的保障;私有財產制度則鼓勵人

們努力生產,盡情消費。於是乎市面上百貨充斥,人人充分就

業,呈現出一片富裕繁榮的景象。

     久而久之,人們對「發展」的看法,局限於經濟發展;認

為只要生產力提高,個人所得增加,就意昧著經濟發展得順利。

經濟生活富裕、物質消費豐富,就是「生活品質」的提高,而

忽略了生活的食、衣、住、行、育、樂和身、心、靈等全方位




     前台灣現象)    ,刊於《提升生活品質的理論與實際學術研討會論文

     集))   (輔仁大學法學院,   2002) ,   1-17 頁。
經濟生活與社會責任            9



的關照。政府的財經政策亦以促進經濟發展為主,而忽略環保、

社會福利和照顧弱勢等各類層面相輔相成的配套措施。

      「生活品質」一詞,是一個被廣泛使用的詞彙。然而,並

不表示人們在溝通的時候,對該詞彙的內涵有著高度的共識。

毋寧說,日常生活許多分歧甚至相互對立的、未被分類的複雜

意涵,均並存於「生活品質」一詞之中。

     分歧既然是生活品質一詞在傳統上被使用時,所具有的部

分面貌;因此,欲探討生活品質概念就不可規避這種事實。為

達到溝通的效率,為掌握較準確的理念,諾貝爾經濟學家

Amartya   Sen 所提出的生活品質的概念3 ,最能涵蓋上述提到的各
層面和需要。


     Sen 認為:       r 發展」絕非局限於經濟發展一環。「發展」的

定義是指: r 擴展人們享有實質自由的一種過程」 4 。在發展的
過程中,人們經由實質自由的擴展,可獲享更大的選擇權,才

比較有可能善度自認有意義、有價值的生活。能善度自認有意


義、有價值的生活,就是「生活品質」的提升。

     換吉之,追求高水準的生活品質,就是指個人有機會、有

自由瞭解自我的才能,並將這些稟賦充分發揮出來;在這種肯

定自我,盡量有所作為,而亦有所不為的取捨之間,完成利己

利人的事情,進而獲致成就感,方能稱為享有高水準的生活品

質。

     在這樣的定義之下,談「發展」絕非僅限於經濟發展;談



   可參見 Sen, A. ,刃le Standard of      Li ving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85)
   4 參見 Sen, A. , Development as Freedom , (New York: Alfred Knopf,
     1999).
10   普世價值與本土關懷




 「生活品質」絕非僅限於經濟生活,而應及於更完整的生活範

圍。具體而言,應從更根本的一個人的肯定自我著眼。

      關於經濟生活,教會訓導的核心觀點即指出「人」有著極

尊貴的地位,因為人乃是天主的宵像。這就是每一個人應肯定

自我的最終極原因5 。經濟生活中,生產部門所製造的財貨和勞
務,即是提供給人享用的。

      聖經中對財貨和富裕的態度有二6. 其一為物質的享用是生
活所必須;而富裕一不是奢侈一有時是來自上主的祝福。男一

方面,若財貨與勞務被誤用,以致危害到他人的權益,則會受

到譴責。

      經濟生活中的生產、消費與交易,均強調效率原則,乍聽

之下,似與道德原則不相干。世人亦多以為兩者分屬兩個獨立
的領域。教會的社會訓導則指出兩者實有密切關係。在道德領

域裹,應考慮到經濟理性與發展經濟所必須的條件;在經濟領

域裹,也必須對道德的需求開放7 。教會的態度是堅守「普世」
原則;意即教會所關心的是人類全體。人的尊嚴、完整的工作

與使命、社會整體的福利等,都應被尊重和促進。無論如何,

人,才是所有經濟生活與社會生活的源頭、核心和目的。賦予

經濟利益適當的權重,即已足夠;畢竟,人類生活品質的提升,

不可能僅從經濟生活本身達到,還須靠著人文和社會的配合才

有可能。




     5 參見《教會社會訓導彙編)) , 108 號。
     6 參見《教會社會司11 導彙編)) '323-326 號。
     7 參見《教會社會訓導彙編)) '330-331 號。經濟活動之觀察務求客
      觀冷靜,而具有實證特性;道德原則是人與人互動的要件,其規範

      特性顯明。當思考的範疇及於人類全體時,須兼顧三者。
經濟生活與社會責任   11



參、值人選擇與企業創新

  經濟與社會學家都認為人類具有理性選擇的能力。然而,

「理性」一詞常被狹隘地定義為符合個人利益的系統性選擇。

  事實上,除了狹隘的個人利益之外,                                r 同情」與「承諾」

在從事理性選擇時,亦扮演重要的角色8 。
  舉例說明,如果一個人去幫忙一位身心障礙者,是因為後
者的不便讓他不舒服;這種行動可謂基於「同情」的動機。然

而,如果身心障礙者的存在,並不會讓他感到不悅。但他仍然

下定決心去改變一種對身心障礙者不公平的制度,則這種行動
可謂基於「承諾」的動機。

  同情並不涉及福利的犧牲;因為身心障礙者的苦痛得到舒

緩,助人者會感覺比較快樂些;因此,基於同情的行動,不會

使助人者的福利減少。

  承諾的行為則可能包含自我犧牲。因為嘗試幫助身心障礙

者是基於感受到不正義,而不是想從同情之苦中超越出來。因

此白發性地履行承諾,實不需要否定個人之理性。

  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史密斯認為理性的人會積極融入人

群及融入其所屬的社會。理性的人其價值觀與行動,會影響周

圍的人。換言之,個人雖可講求自利,卻不能置身於大眾之外。

  當代哲學家羅斯亦相信人類的道德力量;即一種基於正義

感及善念的能力 9 。否定這種能力,等於限制了人類的理性。理
性思維的力量讓個人除了思考利益和優勢之外,同時能兼顧責

任與理想。



 8 參見 Sen, A. , Development as Freedom , p.270.
 9 參見 Sen, A. , Development 的 Freedom. p.272.
12   普世價值與本土關懷




     將道德、正義或後代的利益納入考慮,進而影響個人的選

擇和行動,毋寧是人之所以為人的重要特質。

     教會的社會訓導特別指出:人在經濟事務方面,有創新的

權利;每個人都應合法運用他的才能,對全人類有所貢獻,並

從中得到應有的報酬 10 。當代,人的工作,就其做為創造財富
的生產因素而言,所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經濟領域襄的自由

創新活動,正足以顯示人類是具有創造力的主體。因而,這種

創新應獲得相當寬廣的活動空間,企業組織於是應運而生。

     一般而言,私人企業是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基本單位。在

企業組織內,股東和經理階層控制機構,聘用中間管理階層,

並依專業所需僱用基層員工。通常以權貴分明方式,訂定決策,

追求效率,並以利潤極大化為目標。
     然而,教會的社會訓導對企業的期待,絕不僅止於其對經

濟利益的追逐。正如對個人的選擇行為的觀察,教會亦不認同

理性選擇僅止於個人利益的動機而已!

     事實上,企業自身的反省亦流露出對社會責任的重視。這

可從「事業雄心要建立在企業良心上」 1l 的期詐,一覽無遺。
     有遠見的企業領袖所體會的社會責任,就是企業除了追求

利潤極大化外,還要兼顧員工、消費者、供應商、社區與環境

等利害關係人的權益。

     一直以來,主導企業的重要誘因,就是利潤。廿一世紀的

企業若要永續經營,必須徹底調整理念。從對單一利潤的堅持,




     10 參見《教會社會訓導彙編>> '336-337 號。
     II 參見林宜荐, (雄心與良心) ((遠見雜誌>> 228 期( 2005 年 6 月
      號)   ,   126-133 頁。
經濟生活與社會責任   13



轉變為更深刻、更富人文精神的多元化目標 12 。
  首先,企業要意識到它經由財貨和勞務的生產能為社會的

公共利益( common good )服務。為達到此目的,企業家要結合勞

動、資本、土地和企業精神等生產因素,聯結成新的組合,以

正面回應人類的基本需求。

  其次,企業應執行杜會功能;那不僅關注員工、消費者及

供應商等利害關係人的權益,還應創造相關人士會面、對話及

合作的機會,使企業執行經濟業務時,不僅達到財務效益,也

同時達到社會功能和道德目標。

  第三,企業組織不僅是為滿足特定人士利益的架構而已,

投身其中的幹部與基層員工的才能得以發揮,使參與其中的人

真正體悟到「人類的主要資源就是人本身」的信念,而能肯定

自我,更是企業建立人文資本的契機。在這種人文關懷的理念

下,大企業對中小企業、合作企業、手工製品業以及家庭式農

業的活動,應充分尊重,將其視為夥伴關係,攜手共同為工作

價值的增進、個人與社會責任感的成長、民主生活和人類價值

的提升而努力。

  第凹,在上述理念下,企業競爭應有不同的意涵。創新與

合作是競爭勝出的關鍵因素。當企業面臨競爭挑戰時,管理階

層與基層員工應同心協力去尋找解決方案。此一過程,將促使

個人良好德性,如勤奮、審慎、信賴、忠誠、決斷和勇氣的成

長,因而讓企業在競爭中茁壯。此一觀念,和以你死我活的爭

奪,或踐踏他人尊嚴,甚至剝削同仁的行徑相比,顯然是一條

完全不同的道路。




  12 參見《教會社會首"導彙編>> ' 338-346 號。
14   普世價值與本土關懷




肆、自由市場與非市場機制

      經濟資源相對於人類無窮的欲望,顯然是稀少的。為使稀

少的資源得到最有效的運用,自由市場機制是一種重要的工具。

      過去幾十年,從世界各國經濟成長的不同經驗,所累積的

教訓是:民間的創意和誘因,是所有能成功發展的國家共同的

動力。各國民間部門對有利的相對價格及其他非貨幣性誘因的

反應快速,以及嘗試新事務、承擔風險的勇氣,在在顯示自由

市場價格誘因有效引導資源配置的機能。

      然而,事實上,價格機能的功效還須非市場因素的的支撐。
譬如:財產權、規範性體制、社會保險、處理社會衝突之能力

及總體經濟安定機制等。缺乏適當的非市場機制,價格誘因本

身是不會自己發生作用的。

      市場的發展,強調經濟自由,然而經濟自由須有適當的法

制加以節制,才能使市場機制最正向的潛能得以發揮,並使其

確實為完整的人類自由而服務。

      完整的人類自由大致有七類:

     1.為求公平,爭取免受歧視的自由。

     2. 為維護合宜的生活水準,爭取免於匿乏的自由。

     3. 實現個人潛能發揮的自由。

     4. 為求個人安全保障,爭取免於恐懼的自由。
     5. 免於不公義的自由。

     6. 參與出版及結社的自由。




     13 參見 Rodrik, D. ,“Institutions for High-Quality Growth: What They
       Are and How to Acquire Them" , NBER Working Paper, 2000
       http://www .nber. org/papers/w7 540
經濟生活與社會責任           15



 7. 為獲得適當的工作,爭取免受剝削的白由。

  這七種實質自由之間,粗略而分,有的較趨向公民和政治

權利,如第 1 、 3 、 4 、 6 等項;有的傾向社會和經濟權利,如第

2 、 5 、 7 等項。實則,這些自由可謂一體的兩面,絕非互斥的。

譬如,擁有政治自由一男女公民在社會參與方面享有同樣的參

政權,方能真正享有經濟自由帶來的利益。唯有人民能公平享

有工作報酬、教育和健保等勞動果實所帶來的福利措施,才會

在立足點平等的基礎上,努力工作。這些例證'在在指出:經

濟自由、社會自由及公民、政治自由之間是密切相連,絕非二

分的 14 。更且,這些實質自由的擴張,才能使人的潛能得到完
全的發揮,也才能使人獲享自認有價值、有意義的生活。

  教會的社會訓導更直指經濟自由只是人類自由中的一環;

切不可因為人執行創業、就業、消費及交易等經濟自由,而將

「人」看作是一個生產因素。因為人是藉著生產、交易和消費

而生活的主體。倘若將「人」物化,經濟自由最終會變成異化

人類和壓迫人類的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自由市場靠著非市場機制的配套措

施,能順利發揮價格機能引導資源的有效配置;即使市場機能

置個人的欲望和偏好於中心位置,而欲以契約方式滿足消費者

的需求,但市場仍有其限度。因為人類許多重要的需求,就其

性質而言,是無法只靠商品就能滿足的;例如:愛與安全感。




  14 參見戴台馨, <兼顧生活品質與人文關懷的發展策略) ,刊於《提
   升生活品質的理論與實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25-38 頁。實質

   自由七大領域的分類,來自 2000 年聯合國所推動的發展方案,見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00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2000) 。
16   普世價值與本土關懷




      職是之故,團結 (solidarity )15 的呼籲'是教會的特色。
      由於資訊的發達、通信的便利及交通迅捷,當代人比過去

任何時代都能體悟到全人類的命運息息相關。因此,人類所渴

望的美善與幸福,若沒有大眾共同的努力與獻身,是無法得到

的。

      人類的合一、彼此相互依賴而和平共處,就是團結的精神。

      另一方面,消費者擁有龐大的購買力,藉著儲蓄下來的購

買力,可對經濟產生重大的影響。

      購買力的使用,若能考慮正義與團結的道德需求,以及對

自然環境的保護與符合公益的社會責任,則能藉此引導生產者

的行為,導正消費主義所造成的只關心「擁有」而非「存有」

的現象 16 。當今人類對消費主義提出這項文化挑戰,亦積極加
以回應 17; 特別是要考慮未來世代 18 。因為無節制的消費勢必耗
損自然資源,剝奪他們的生活天地。


伍、國際新情勢的挑戰一因應全球化

      一百多年前,教宗良十三世頒布《新事》通諭。這份通諭




     15 參見阮美賢、巫家慶與葉麗珊編, <<正義道中尋>> (香港:香港
       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2001)   , 168 頁。此處 solidarity 中譯為

       團結,意指人類是一體的,需相互依賴,方能生存。

     16 參見《教會社會訓導彙編)) , 357-360 號。
     17 不僅天主教會有此呼籲,民間組織 Green Audit 亦強調簡樸生活的
       重要性。參見其網站上論文,                    Green Audit,“Sen and Sustainability:
       Poverty , Consumer Pressure, and the Future of the planet,"
       http ﹒ //www.greenaudit. org/sen_and_sustainability.htm 。

     18 參見 Anand, S. and     A. Sen, “Human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Sustainability" , World Development, 28(2000)12 , pp.2029-2049.
經濟生活與社會責任            17



是為了回應十九世紀人類所面臨的兩大「新事物 J                                 (New Things )

的衝擊。一方面,工業革命與資本主義,對人性造成嚴重的扭

曲;另一方面,共產主義乘時興起,呼籲採取階級鬥爭,引發

社會的對立與不安。本於教會作為社會之良心,有責任向世人

提出面對社會問題所應抱持的立場與原則,                              <<新事》通諭的主

旨在於維護勞工階級的權益,要求政府承擔中介者的角色,平

衡勞資雙方的利益 19 。
   時至今日,經濟與金融全球化問題之複雜,帶來了史無前

例的新現象及有待處理的「新事物」。教會對這些問題的關懷

亦不曾缺席。


   當質易與資本跨越國界之後,民間企業的經營者受到更嚴

苛的挑戰,必須充分展現彈性與適應性,要以全球視野作為決

策的基礎;然而,隨著金融交易與流通白由化,市場變幻的速

度令人措手不及;而資訊的多元與迅捷流動復使參與其中的投

資者難以判讀,遂使全球化的後續發展變得不易捉摸而充滿不

確定性。此為全球化的新現象和新事物之端倪。

   全球化曾帶來許多利益 20 。不少開發中國家經由國際貿易
的帶動,使經濟快速成長,讓無數人民的生活富裕起來。靠著

醫藥的跨國交流,世界上有許多人壽命延長。多圓企業為開發

中國家創造就業機會,使農村過剩人口得以支援工業發展。全

球化過程中,也促成知識與技術擴散到更寬廣的地區。




  19 參見若望保祿二世, ((一百週年》通諭, (台北:天主教教務協
    進會出版社,         1991   )。

  20 參見 Sen, A. ,“How to Judge Globalism" , The American Prospect,
     13(2002) 1.
18   普世價值與本土關懷




      然則,全球化亦帶來許多惱人的問題21 。
      在國際貿易層面,先進國家一方面極力迫使貧窮國家消除

賀易障礙,一方面卻又保護本國市場,讓開發中國家無法輸出

農產品以換取亟需的外匯。

      在國際金融層面,開發中國家受到先進國家及國際組織之

壓力,被迫開放資本管制。由於其金融制度不夠健全,導致金

融危機層出不窮。

      不過,在質易與金融問題之外,反全球化人士最嚴重的抗

議來自對公平的質疑,即全球化潛在利益的分享,包括富國與

窮國之間以及一國內不同階層之間的分享,是否公平泣。
      國際合作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利益,可以有多種不同的結

果;其中主導談判、協商與調整的國際經濟組織實居關鍵地位。

唯有這些組織審慎管理其運作方式、增加透明度、尊重開發中

國家對自身問題的瞭解和解決方式的選擇,全球化趨勢才會在

富國與窮國之間帶來較公平的利益分享。

      在一國之內,反全球化的弱勢團體主張退出全球化過程,

甚至聲稱自由市場是帶來所得分配惡化的罪魁禍首,理應捨

棄,另建機制。

      關於對全球化影響的看法,國際上居領導地位的經濟學者

仍深信自由市場是解決經濟問題、促進成長的最佳途徑;而開

發中國家在當前國際關係的情勢下,參與全球化,勢所難免。

因此,在全球化市場不斷擴大、國際關係日趨緊密的過程中,




     21 參見米樹﹒康德緒( Michel Camdessus) ,林虹秀譯, <世界,在
        我們手中) ((人繽論辨月刊)) 20 期( 2005 年 10 月)        , 3 恥的頁。

     22 參見 Sen, A. , '‘ How to Judge Globalism".
經濟生活與社會責任   19



開發中國家應體認到市場的運行,須仰仗眾多非市場機制的支

持;並應審慎評估不同的配套措施所產生的結果,從中加以選

擇,作為建立該國相應機制的根據。這些機制除了前一節巳提

到的財產權、社會保險制度等五種非市場支援體制外,教育制

度的建立更是開發中國家吸收知識、學習新科技、培育人才所

不可或缺的。此外,開發中國家能否確切扮演統籌推動與協調

的自主角色,端賴其能否在圈際經濟組織內,爭取到適當的參

與及發言權而定。


陸、在團結內之人類發展

  全球化讓世界各國人民更加相互依賴,從而使全球性集體

行動的需求增加,也使全球性公共財更為重要。

  知識,即為一項重要的公共財。研究的成果可以在不花費

額外成本下,無遠弗屆士也為世界各地所有的人帶來福祉。

  醫療問題不受國家疆界的阻隔。例如愛滋病這類高傳染性

疾病的散布,亟須全球公共衛生組織來面對。

  環保議題尤具全球性。例如扼止全球暖化的溫室效應、臭

氧層破洞的擴大等,需要各國簽署國際公約解決。

  單一國家的經濟衰退或金融危機,很容易拖累其他國家形

成全球危機。

  區域性衝突或戰爭,更應極力避免與防範。如果不制止或

迅速化解,則可能會把其他國家牽扯進去,甚至蔓延到全球。

  國際人道援助是一種由同情心所激發的集體行動。有的國

際機構,致力於緊急狀況的支援;有的則承擔消除貧窮的任務。

例如世銀,其做法著重協助開發中國家藉著經濟成長,達到自
20   普世價值與本土關懷




立自強的境界 23 。

      總而言之,從上述各層面所顯示的國與國之間或區域之間

的密切關聯可知:不分族群、地域或文化,全人類其實有著共

同的命運。如果人類積極合作,以誠信原則相處,解決問題,

則全人類將有正向發展。反之,則有消極面退化的後果。這樣

的警醒,也提示:除了個別努力以改善現況之外,集結眾人之

力,以實際行動開創新局,方為有效的策略24 。

策、危機與轉機一台灣篇

      台灣過去五十年的經濟發展成果,世所囑目;曾被歌頌為

 「經濟奇蹟」。經濟成長亦一向為亞洲|四小龍之首。然而,近

幾年來,不但經濟成長退居四小龍之末,經濟發展更著實令人

憂心詣。如何扭轉此一危機,固然要靠「人」的努力;而經濟
發展步入正軌之後,更須注意到如何提升「人」的生活品質。

      隨著金融商品快速的發展,台灣犯罪創新的能力,遠遠凌

駕金融法紀的防堵之上,已成世界金融犯罪的溫床 26 。為什麼
台灣防治經濟犯罪的機制如此失靈?

      金融秩序的重建涉及金融監理功能的確切運作。台灣金融

監理機制的改革方啟動不久;其重點仍放在積極發展以服務為




     23 參兒吏迪格里茲( Stiglitz , J. E.) ,李明譯, ((全球化的許諾與失
       落))   (台北:大塊文化公司,             2002) ,   320-323 頁。

     24 參見《教會社會訓導彙編)) , 373-376 號。
     25 參見華而誠, (這四年,台灣國際競爭力每況愈下) ((天下雜誌》
       295 期( 2004 年 3 月 15 臼)       ,   26-28 頁。

     6 參見刁曼蓬, (台灣已成金融犯罪溫床><<天下雜誌)) 304 期( 2004
       年 8 月 i 日)   ,   146-158 頁。
經濟生活與社會責任      21



導向、興利重於防弊的金融產業。換言之,金融監理機制仍致

力於金融業務操作的自由化,而疏於金融監管與安全管制的落

實;性質上屬於針對金融產業的「個體」面政策,而非「總體」

金融管控方法的執行。

  目前產、官、學界已在組織法令、稽核金檢等正式法制架

構方面,謀取改進之道。然而,縱使組織、制度等人為法制架

構已完備,治療金融弊病的處方,還應關照人心內部,亦即創

立自我管制的機制,藉道德管理,變換社會氣質,改善社會風

氣;金融秩序方能建立 27 。
  近年來,台灣景氣趨緩,經濟成長率低落;更令人憂心的

是生活品質亦明顯惡化。談到生活品質,人們忍不住質疑:台

灣每人每年平均所得已達晝萬參仟美元,生活品質何以淪落到

沒水喝、穿不出美感、住廣告和鐵窗圍成的牢籠,交通紊亂堵

塞,教改步驟無序以及娛樂設施缺乏的地步呢?

  追根究抵,實與台灣政府過去對「發展」的看法只重「經

濟成長 J '而忽略「人類發展」泊的策略有關。正如本文第貳
節所述,人們經由實質自由的擴展,獲享更豐富、多元的選擇

機會,即可善度自認為有價值、有意義的生活。由於每個人都




 27 參見戴台馨, (金融業界的社會責任一從中國傳統知識分子蔣碩
   傑先生的自我期許談起)       ,麥朝成、吳惠林主編《蔣碩傑經濟理

   念的現實印證與思想源頭))(台北市:中華經濟研究院,            1999) ,
   133-155 頁。

 28 參見戴台馨, (經濟發展與人類發展) ((見證月刊)) 320 期( 2002
   年 7 月)   , 4-6 頁。及戴台馨,   (經濟成長率與人類發展指標)

   《見證月刊)) 353 期( 2005 年 7 月)   '4-6 頁。文中對「人類發
   展」的定義,有詳盡的說明。
22   普i![-價值與本土關懷




擁有特定的稟賦,將其充分發揮出來,即是個人生活品質的提

升。社會生活品質的進步,則是建立在眾多個人生活品質的改

善之上。不過,人們在做選擇與取捨之際,不可避免地會受到

制度架構的影響,欲達到實質自由的擴展與獲享,須建立完整

的配套措施";其中較重要的有下列五種:
     1.政治民主:如言論、出版自由,選舉、參政權利等的保障。

     2. 市場機制:在民主法治支持下,尊重市場的價格機能。

     3. 社會上層建築:如:義務教育、健康保險及兵役制度等。

     4. 資訊透明化:掌控訊息,有助於參與度的提升及預測的準

          確,對個人生活影響深遠。

     5. 社會安全網絡:失業津貼、貧民救濟、災區重建等之規畫,

          應在承平時期妥為建制以備不時之需。

      就上述五種配套性措施而言,台灣已有政黨輪替的事實;

市場機制也有相當長的歷史,似亦具有效率性;教育,健保、

兵役等制度,正在改革當中。較受質疑的是法治精神不足,司

法難獲百姓信賴。資訊方面,雖大幅趨向開放,然百姓真正關

心的議題,報導深度不夠,且欠缺分析。社會安全網絡的建立

更有急就章之虞,無審慎規畫,有些甚至根本末編預算,不具

可行性,亦缺穩定性。

      就台灣偏失觀之,政府宜順應大多數人民的期望,訂定並

落實改革方針。有良好的制度,才能有利於人們實質自由的擴

展,使發展得以逐步推進。當人們擁有充分的實質自由,而能

善度自認有意義、有價值的生活時,生活品質才能實際提升,




     29
          參見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00
經濟生活與社會責任        23



而這種發展,即為「人類發展」。總之,正確的發展理念,應

該是以創建足夠讓個人能力充分發揮的機制為要件。畢竟,發

展力量的來源在於人而非財富。


捌、結語


  從教會的角度來看,經濟生活只是人類活動的一個面向。

若將物質生活絕對化,並將財貨的生產與消費變成生活的中心

與唯一價值,這樣的價值觀有著明顯的缺失;因為社會、文化

對人的影響也是相當深遠的。換言之,經濟面向之外,倫理與

宗教面向的關懷亦是不可或缺的 30 。

  因為資訊電腦,通信技術的飛躍進步,國與國的界限日益

模糊,人與人的溝通更為便捷;全球化已成為主流走向,勢不

可擋。其後續發展,帶給人類整體究竟是福是禍,殊難預料。

教會文獻襄,        r 普世 J (universal) 、「大公 J (catholic) 的思想,

正昭示世人實為一體。社會服務的目標,乃是世上每一個人;

尊重每一個人與生俱來的尊嚴與權利,從而為整個人類社會帶

來光明的遠景,正是有信仰者的社會責任31 。




 30 參見查爾斯著、何麗霞譯, <<天主教社會思想(丙)一倫理與經
   濟社會>>      '收於輔仁大學若望保祿二世和平對話研究中心和平叢
   書 25 , (台北:輔大若望保祿二世和平對話研究中心出版, 2002)             ,
   24-25 頁。

 31 參見阮文順, (世界人民﹒世界人權﹒世界和平) ,收於輔仁大
   學若望保祿二世和平對話研究中心(編)和平叢書 12 ,                 (台北:

   輔大若望保祿二世和平對話研究中心出版, 2000)               , 4 頁。
家庭
論家庭的重異性

                 及婚姻關係對子女的影響


                      林安禮 l




               本文作者以美圓東岸華語夫婦懇談會負責人的身
        分,~ <<教會社會訓導彙編》第五章〈家庭:社會的生
        命細胞〉做了十分精彩的解析。不但用社會學理論加以
        發揮,還提出該區夫婦懇談會調查研究的成果,為她的
        理論作了基礎性的見證。




目 IJ    J::J



       從縱向來說,家庭是孕育新生命,繁衍種族的場所,更是

文化傳承的途徑。從橫面來看,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元,是社

會安定的基礎,兩者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本文分兩部分來探討家庭與婚姻:

       第一部分:論述家庭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探討婚姻對家庭功能決定性的影響,並以研究

調查印證婚姻對于女的影響,及夫婦懇談在提高婚姻品質上的

功效。



       l 本文作者:林安樓,台灣大學心理系學士,夏威夷大學心理輔導碩
       士,曾任輔仁大學教育心理系講師及學生心理輔導中心負責人、紐

       約市亞裔心理輔導中心社工、美國東岸華語夫婦懇談會負責人,現

       職瑪利諾會中國教會人才培訓計畫執行助理。
28   普世價值與本土關懷




壹、家庭是社會的基種與文化傳承的命脈

一、從社會的角度來討論

 (一)家庭是自然形成,而非透過契約關係建立的軍體2

         一男一女結合,是陰陽互補的自然現象。而婚姻,家庭則

是順應人類基本需要的自然產物3 。
         德國杜會學家 Ferdinand Tonnies 將社會團體區分為兩類:第

一類是自然、自願組成的( Gemeinschaft)                                  ,成員之間靠情感的連

結,家庭就是這類團體最典型的例子;第二類別是目標取向的

團體( Gesellschaft)             ,參與此類團體的動機是實現個人利益的滿

全,商業、政府機構即屬於此類。像家庭這第一類的團體,有

較強的內聚力及持久性,對成員有較大的影響力、約束力,其

成員對團體也有較高的忠誠度4 。

 (二)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5

          「婚姻與家庭制度,將個別的個體連接起來,成為社會的

基本單位。」家庭能為個人提供安全與保護;發揮經濟上互相

支援的功能;並傳遞社會規範與文化6 。
         天主教教會文獻中,指稱家庭為組成社會的「首要生侖制




     2   ((教會社會訓導彙編)) , 211 及 212 號。
     3   W i11 iam J.   Benn帥, The Broken Hea汀, (New York: Waterbrook Press ,
         2001) , pp.174-175
     4Marcello TruzZL Sociology-IheClawic                  Statrm凹的,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71) , pp .1 45-154.
     5   ((教會社會訓導彙編)) , 213 號,註 468 0
     6
         吳就君 , ((人在家庭)) (台北:張老師文化, 1997) , 6-9 頁。
論家庭的重要性及婚姻關係對子女的影響            29


胞」 (the first and VItal CEll ofthe society )7 ,以「細胞」來描述家庭與
社會的關係,除了說明家庭是一個基本單位之外,更強調了家

庭富於生機,社會必須仰賴家庭,才能維繫生命,二者息息相

關。




 (三)家庭是文化傳承的途徑

       家庭除了承擔延續生命的責任,更肩負文化傳承的使命8 。
       家庭是子女的第一個、也是影響最深的教育機構。因此,

最適合教導並傳遞文化、倫理、社會,及宗教各方面的價值9 。
文化的傳授,言教固然重要,身教卻有更強的影響力。子女在

家庭中耳濤目染,無形中學習到的,將如同脈動般,在不自覺

中,維持並左右他們的生存型態。


 (四)家庭是社會安定的「錯」

       健全的家庭,造就健康的個人;社會靠這些個人的穩定力,

才不至迷失於時代劇變的洪流中 10 。
       中國人所謂「家和萬事興 J           '認為有了和諧的家庭,社會

一切就興旺起來,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說法,

也充分闡明家庭之於社會的重要性與基礎性。

       因此,社會應當要尊重家庭制度 ll' 並有責任維護家庭的
權益 12 。



   7   ((教會社會訓導彙編>> , 211 號,註 464 。
   自向上, 213 號,註 470 。
   9 同上, 229 號,註 511 。
   10 同上, 213 號,註 469 。
   II 同上, 252 號,註 570 。
   12 同上, 252 號。
30   普世價值與本土關懷




     (五)當家庭制度受到破壞時,必然造成社會問題

           西方社會,個人主義及消費主義氣焰高張,婚姻也遭受波

及 13 。於是,大家追求個人需求的滿足,不合則分,婚姻無異
於商品,不滿則退。 Stanton 認為:在美國,婚姻制度正緩緩走

向死亡 14 。

       根據官方統計,美國在 2004 年的離婚率是 0.37%15 。而最
保守的估計:目前進入婚約關係的人,有 40% 會以離婚終場 16 。
造成美國社會中犯罪、毒品、性氾濫等問題,高離婚率難脫其
 申
 一
 貝
       在這方面,台灣也不甘示弱。官方數字顯示,在近 12 年內,

離婚率以 4 倍的高速急速上升 17 。到 2003 年,已高達 0 .29%18 。
目前結婚的人,估計有 25-30% 終會離婚的。這是一個不容忽
視的社會現象。




      的 Glenn T. Stanton,“Why Marriage Matters-Reasons to Believe ," in
           Marriage in Postmodern Society , (Colorado Springs: Pinon Press ,
           1997) , p.163.
     14Ibtd. , pp.159~160.
      的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 Human Services ,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 National Vital Statistics Reports , Vo 1. 53 , #19
           (May 9, 2005)
      16   New York Times , (ApriI19 , 2005).
      17
         Taipei Times , (CAN , Tuesday , April 26 , 2005) , p .4.
      18 婦權基金會( 2005) : 20 。
      19ηle MercuηJ News , (February 22 , 2004).
論家庭的重要性及婚姻關係封子女的影響   31


二、從個人的觀點來討論


(一)家,是個人出生之後歸屬的第一個團體

   人類出生時,身體的發展成熟度,在哺乳動物中偏低,因

此,出生後需要父母照顧的時間比其他動物長 20 。在家的保護
滋養下,個人才得以成長21 。

(二)家,個人的第一個教育機構22

   由於人類社會的複雜性,一個人除了身軀長大之外,還要

具備其他的能力,才能生存。於是,家又成了個人培養生活基

本能力、學習處世及待人接物的場所。

   雖然,社會還提供許多正規學習的機會,但在基本個性的

形成、價值觀的建立,及靈性的發展上泊,家,占有無可取代
的重要地位 24 。

   然而,缺乏彈性的教育,也能帶來傷害。以價值觀來說,

父母若堅持單一且具排他性的價值觀,譬如中國傳統「萬般皆

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就極有可能會扼殺在其他方面有

才氣的孩子的發展,甚至摧殘他們的自我概念25 。




  2OBennett, op.cit , p.44
  21 ((教會社會訓導彙編>> , 231 號,註 515     0



  2 同上, 238 號,註 540 。
  23 向上,註 539 。
  24 同上, 239 號,註 542 , 544 。
  方鄭玉英, ((與家人共舞)><台北:信誼基金出版社, 2000) , 33-35
    頁。
32   普世價值與本土關懷




 (三)家,對個人性格的形成,有最深遠的影響

      在生命的最初十年,父母是孩子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物 26 。
子女出生時,是完全的無助與脆弱,父母所賜與的,孩子無所

選擇,照單全受。子女對父母天生有極深的仰賴與渴望,因而

孩子性格的發展、自我概念的形成,及自我價值的體認,受父

母影響極深。

      在幼小的孩子眼中,父母如神 27 ,全知、全能、全善。正
因父母對子女有如神的威力,父母若能提供正向的成長經驗,

可造就出健康的個人:具成熟的個性,肯定的自我概念與自我
價值感 28 。

      然而,父母的威力,可以建設,也足以傷害、摧毀。心理

曾受到傷害的父母,加上不當的教養方式,會孕育出子女自貶

的心態、扭曲及負面的自我概念。進而影響他們生命中的一切

抉擇 29 。

 (四)家,是學習愛的場所30

          家庭不但是新生命得到滋潤撫育,身心逐漸長大的地方,

更是學習愛最重要的機構。

      前任教宗保祿二世稱家為「孕育生命與愛的搖籃 J (c叫le of



     26
          John Bradshaw , Bradshaw On: the   Fami秒 -A Revolutionaη Way    of
          Self - Discovery , (Deerfield Beach: Health Communication , Inc. ,
          1988) 。中譯本詰見:鄭玉英,趙家玉譯,                     <<家庭會傷人一自我重

          生的新契機))        (台北:張老師文化,            2000) ,   18 頁。

      7 同上, 19 頁。
     28 同上, 61 頁。
     9 同上, 7-18 頁。
     育。《教會社會訓導彙編)) , 221 號,註 493 。
論家庭的重要性及婚姻關係封子女的影響                 33



                31
life and love   )。

         愛的學習,無法靠知性的講解。必須先經驗到愛,才有能

力去愛。家,是我們來到人世間,經驗到愛的第一個團體。

         在長大過程中,我們觀察父母親之間的互動,無形中學習

到如何去愛,或不幸的學到如何彼此傷害。而且,這學習大部

分在六歲以前,已經完成了咒。
         希臘文中有四個意思不同的「愛」字:

                Eros 是男女之間,渴望擁有對方的情慾之愛。

                Philia 相當於朋友之間的關懷、友愛。

                Storge 指家庭中白然的親情。

                Agape 則是無條件、忘我無私、自我給予、自我犧牲之愛。

                        Agape 是愛的極至。天主對我們的愛,就是 Agape 。


         婚姻關係中,這四種愛都包合,而以 Agape 為基石 33 。子女
若在相愛的父母呵護教養下長大,從被愛的經驗,從觀察父母
的互動,從嘗試付出中,漸漸學會如何去愛,將可結出愛的果

實:仁慈、良善、服務與犧性 34 。

 (五)家,是擋風遮雨的避風港35

         回到家,可以放鬆緊繃的心情,撒下偽裝的自我。在紛亂

不安的時代,個人面臨壓力與挑戰,需要有一個地方,可以喘

口氣,休息身心,養精蓄銳後,再度出發,去面對世界。一個




    31 向上, 209 號,註 460 。
    32   John Gray , What You Fee/ You Can Hea! , (Mill Valley: Heart
         Publishing , 1984), p.54.
     1StantoI1, op-CEL , pp.163~165.
    34((教會社會訓導彙編)) , 239 號,註 543 。
    35 吳就君, ((人在家庭)) '7 頁。
34    普世價值與本土關懷




溫馨,有包容力,與支持力的家,可以滿全這個功能。


三、從天主教教義及教會的立場來討論


 (一)天主聖三的道理與模式

       Kallistos Ware ( 1985      )論及天主聖三 36 。他認為,最令他信服
的說法是十二世紀神學家 Richard of St. Victor 提出的九 Richard of
St.   Victor 的立論基礎是《若望福音》中的一句話:                                           r 天主是愛」

 (若四 8 )。既然天主就是愛,而愛是有對象的,有愛的一方,

及被愛的一方;有一個我,還要有一個你 (1 and Thou) 。所以,

他認定天主一定不只有一個位格,至少有兩個,聖父與聖子,

才能產生相互的愛( mutuallove )。

           愛是自我付出,是一種向外的能量。若愛僅止於兩者相互

之間,這愛並不完滿。只有當他們找到第三位,將他們的互愛

擴及到讓第三位分享時,愛才達到滿全。在天主,這第三位,

就是聖神。

           這麼說來,天主聖三,並不是各自獨立的三個位格,而是

一種關係性的存在( relational be時)兒,是動態的存在。天主聖三,
隨時都在互動,隨時都在自我給予。

       Ware 繼續推演下去:聖三之間的愛,並不局限於此,還要

繼續向外擴散。於是,聖三之間有了這個對話。天主說:                                                     r讓

我們照我們的肖像,按我們的模樣造人 J                                          (創~ 26) 。於是,聖

三的愛,又有了愛的對象。就是他所造的天地萬物,包括我們



      6kaHIStos ware, “The Human Person as an Icon of the Trinity ,"
         Sobornost , Vo 1. 8, #2 , (London: St. Basi l' s House , 1986)
      37Ibid. , p9.
      38   Ibid. , p.9-1 1.
論家庭的重要性及婚姻關係封子女的影響                      35



人類。
  人既然是按照天主的肯像所造,也就和天主一樣,是關係

性的存在",是動態的存在。因此,在我們的人性中,有愛與
被愛的需要,有與人溝通,分享的需要 40 。
  也許正因此,天主造人,一口氣造了兩個“。「天主於是
照自己的肖像造了人,就是照天主的高像造了人,造了一男一

女 J (創~ 27) 。這一男一女,組成了家庭。而遵循聖三的模式,

為了滿全他們之間的愛,又有了第三位,他們的孩子,來分享

他們的愛。愛在他們之間運轉,正如天主聖三一樣42 。
      既然是動態的關係,就隨時都在改變,時刻在重新定義。

改變帶來成長,也伴隨著痛苦。自我的開放,意謂著必須展露

脆弱的真我,這冒風險的舉動,也會帶來痛苦。聖父派遣聖子

來到世上,受難而死,就是最清楚的說明 43 。聖三的互愛中,
早已隱含了十字架的痛苦。親密的人際關係中亦然。

  Rev. John Sistare 認為:所有的婚姻、家庭,應以天主聖三的

模式為範本,以聖三之間的愛為楷模44 。以祂們不畏懼痛苦的
精神追求成長與自我改變,在不斷的給予及接受中,學習犧牲、

付出、寬容,在愛中成長,一步一步更肯似天主。




  9Ibid. , pp.15~17.
 40   <<教會社會訓導彙編)) , 223 號。
 41 同上, 209 號,註 459 。
 42 向上, 230 號,註 513 。

      Luke T. Johnson ,“ Suffering , Sin & Scripture ," Priests and   Peop胎,

      (孔1arch ,     1998), pp.87-90.
 44
      J.   凱 仗訂已,
           S IS ta re

      趾 刀www.cf'people.or g/ Seminat an執F n tings/SemO 13.h
      h ttφp:// 句       咚瓜         討才   勻扯                趾
                                                          ltml
36   普世價值與本土關懷




 (二)夫妻的結合,是一個聖召,是天主神聖計畫的一部分45

          中國人所謂天作之合,意指一男一女的結合,並非巧合,

或完全屬個人意願。似乎在冥冥之中,老天牽線,成全好事。

      教會也認為婚姻是天主的安排。「天主是婚姻的著作者。

祂的安排有特定的目的及益處」 46 ,「凡天主所結合的,人不
可拆散 J        (瑪十九 6 )。結婚時雙方宣誓,要共度此生,終身不

渝 7 。

          但,這是非常艱辛的旅程。婚姻是極其挑戰性的人際經驗。

兩個背景、個性不同的人相處,固然有互補相成之處,但這些

差異,也往往是產生摩擦的主因。在婚姻的親密關係中,雙方

的真我隨時會浮現,尤其是在面臨外來或內在的困難時,更會

強烈的突顯出來,造成衝突,帶來痛苦。

          但'這痛苦的時刻,也正是成長的契機,是面對自己、認

識自己、改變自己的好機會,是學習寬容、諒解對方,自我給

予、自我犧牲的好時機。痛苦的經驗,能使我們脫胎換骨的蛻

變與轉化48 。
          婚姻聖事不只是夫妻之間的盟約,也是「天主與夫婦之間

的盟約 49 」 o 夫妻的結合中,有天主的聖意與祝福。所謂祝福,
不是「從此幸福美滿」的單純庇祐,而是天主要這兩個人在成

全的道路上,互相支持,彼此提攜。當我們遵循聖三互動的模

式,不斷付出,不迴避痛苦,從痛苦中求改變、更新時,天主



     45   ((教會社會訓導彙編)) , 220 號,註 488 。
     46 同上, 215 號,註 473 。
     47 向上, 215 號,註 477 。

     48Johnson, OP-c此, p.90.
     49 朱蒙泉, <<靈海拾貝)) (台北:永望, 2005) , 148 頁。
論家庭的重要性及婚姻關係對子女的影響    37



將賜給我們新的生命。


(三)夫妻參與天主造化的工程,孕育新生命50

  天主創造天地的浩大工程,並末在創世的第七天結束。

          「天主祝福了第七天,定為聖日,因為這一天,天主

  停止了祂所行的一切創造工作。 J                   (i拉 3 )

  聖經上說天主停止了、休息了,但並未說祂完工了。每當

我們有創新的舉動時,小至畫一幅畫,大到人類的重大發明,

都是在延續天主造化的工作。夫妻結合,孕育新生命,將他撫

育長大,更是參與天主造化的具體表現51 。

(四)耶穌降生成人,在一個家庭中成長52

  天主聖子,降生成人,祂的第一個歸屬團體,最早的人性

經驗,和我們每一個人一樣,是在一個家庭。耶穌在大約卅歲
時開始傳教(路三 23 )。卅歲之前的生活,聖經記載不多,但我

們可以揣想,家庭生活古了大部分。袖也是在父母的保護照顧

下長大,也是由父母教導生活的技能,做人處世的道理。是人,

而又是神的耶穌,讓家成為祂成長的最主要場所。家庭的重要

性,不言而喻。



(五)家庭是教會的縮型

  教會文獻中稱信友的家庭為家庭教會 (domestIc church )53 。
既然是教會,則對外有傳教的責任,對內具宗教教育的功能。




 50   ((教會社會訓導彙編)) , 209 號,註 460 。
 51 同上, 232 號,註 519 。
 52 同上, 210 號,註 461 。
 53 同上, 220 號,註 489 。
38   普世價值與本土關懷




      依循聖三模式生活的家庭,是天主臨在及基督精神的見

證。它在價值紛亂的今世,扮演了先知的角色,肯定的向世人

宣告家庭的神聖性。

      子女第一個接觸宗教、認識天主的聖所,就是家。因此,

家庭本身就是宗教傳承的場所,培育天主教價值的教室。正如

所有價值觀學習的原則:言教不如身教。子女縱使有機會接受

正式的宗教教育,他們目睹父母如何遵從教會的教誨,如何在

生活中實踐基督的精神時,天主教的價值觀便在無形之中撒種

在他們心中。這埋藏的種子所帶來的影響,比主日學或要理班

來得深遠。家庭實在是宗教教育最主要的機構,承擔無法推卸

的牧靈職責"。

 (六)家庭中,個人有機會淺瞳天圓的滋味55

      在人世間各種愛的關係之中,家人之閏的愛,尤其是父母

對于女的愛,最接近天主對我們無條件的愛。今年 10 月中巴基

斯坦大地震,一位母親以自己的身軀保護孩子,斷了一條腿,

孩子卻毫髮未傷。這類的故事,在在展示出無私的、自我犧牲

的愛 -Agape 。在有愛的家庭中,個人享受或見證到這樣的愛

情,算是略窺在天國中享受天主大愛的美景。


貳、婚姻是家庭功能發揮的決定性因素

      現代小家庭制度下,一男一女結合成為夫妻時,一個新家




     54 同上, 239 號,註 545 。
     mThomasMassarqS.J. , Living Justice-Catholic Social TEGChing in
       Action , (Lanham: Sheed & Ward , 2000) , p.126
論家庭的重要性及婚姻關係對子女的影響   39


庭就誕生了 56 。

一、婚姻對家庭的決定性影響

   婚姻是家庭的基石,夫妻是撐起家的兩根大柱。這個家庭

能否妥善的發揮上述功能,成為鞏固社會的力量,培育出健全

的下一代,達成文化傳承的任務,大環境的因素固然不容忽視,

但基本上取決於夫妻倆能否攜手建立一個穩閻健全的家庭。

       最直接受父母婚姻影響的,就是子女的成長。且透過子女,

代代相傳,影響既深且遠。


二、父母的衝突對子女的影響

       子女的成長過程中,生理上有溫飽的需求;心理上有安全、

被愛、被接納、自尊及實現自我的需求。這些需求的滿足,全

得仰賴父母。當父母關係有困難,精力花在爭吵上時,相對的,

孩子的需求就會被忽略,他們的發展自然受影響57 。嚴格說來,
這些忽略,就是一種形式的遺棄58 。
       家庭是一個系統,家庭的成員有一個自然的傾向,會藉著

互動,達成彼此之間的平衡。每一分子的任何動作,都會牽動

全局,影響其他分子。子女處身於家庭系統中,也逃不出這互

動的網脈。當父母的婚姻關係出了問題時,孩子們會不自覺的

以某種方式,奮力去平衡這動搖的家庭體系。生理上,他們可

能出現某些症狀;行為上,或以偏差行為來轉移注意,或以乖



  56   ((教會社會訓導彙編)) , 211 號,註 463 。
  57 任兆璋, ((共f借此生一創造性婚姻講做>> (台北:光啟, 2000) ,
       109-111 頁。

  58 鄭玉英,趙家玉譯, <<家庭會傷人一自我重生的新契機>> ' 9 頁。
40   普世價值與本土關懷




巧努力,來取悅父母。父母極可能不自覺的將子女捲入他們的

紛爭,要他們作傳話人、作仲裁者、作傾訴,甚至宣洩情緒的

對象 59 。子女不但未得到父母適切的照顱,還需要反過來照顧
父母的情緒。這不但違反了大自然的秩序60 ,對于女的性格發
展、性方面的成長、配偶的選擇,及未來的婚姻關係,更有極

深的影響61 。

      孩子天生是愛父母,關心父母的。他們很在意父母的喜怒
哀樂。父母親不愉快,他們會擔心,會想幫忙62 。同一家的孩
子,可能有不同的因應之道:有的變得特別成熟,檀於照顧他

人;有的富於正義感,愛打抱不平;有的扮演乖孩子用功讀書,

來安慰父母;有的乾脆與家庭疏離,向外發展。這些應運之道,

甚至沿用到他們成年之後的。
     幼小的孩子,有一個傾向,以為周邊發生的一切都和自己

有關,或因他而起。當父母起衝突時,孩子很容易以為是自己

的錯的。這些孩子可能形成極易自責,或過度察言觀色的個性。
      愈是親密的關係,愈有衝突的機會。夫妻兩人如此密切的

生活在一起,不可能沒有摩擦。婚姻中的衝突,有多大的破壞

性?它對孩子一定有害無益嗎?在一片警惕聲中,也有專家提

出正面的看法。




     "任兆璋, <<共{借此生一創造性婚姻講做>> , 111-119 頁。
     60 鄭玉英,趟家玉譯, <<家庭,會傷人一自我重生的新契機>> '的頁。
     “任兆璋, <<共(借此生一創造性婚姻講做)) , 119-125 頁。
     62 鄭玉英, <<愛與管束>> (台北: f言誼基金出版社, 2004) , 71-72
       頁。

     63 鄭玉英, <<與家人共舞)) , 80-83 頁。
     倒鄭玉英, <<愛與管束>> , 72 頁。
論家庭的重要性及婚姻關係對子女的影響                         41



  Wallerstein &Blakeslee 訪問了五十對自認為婚姻幸福的夫婦

後,歸納出九項美滿婚姻必須學習的心理課題的。其中第五項
明示:夫妻要努力經營,讓家成為容許衝突存在的安全地帶。

任何親密關係中,兩人的摩擦,在所難免。穩固的婚姻中,容

得下爭吵,及憤怒的情緒,因為他們有信心,知道婚姻不會因

此破裂。多對夫婦甚至表示,衝突使他們更深入了解對方,日

後反而成為穩固婚姻的基石。

  Friel & Friel 在討論父母對子女的影響時提到66 .子女如果能

從父母的婚姻中觀察到:困難來臨時他們如何面對、解決,衝

突發生時,他們如何溝通、化解,這無聲的觀察,將深深烙印

在孩子心中,為他們將來面臨人際上的衝突、挑戰、困難,做
了最完善的準備。

      鄭玉英認為 67          吵架也有積極的意義,關鍵在於要建設性
的吵,而不是傷害性的吵。若孩子有機會見證到父母如何在劇

烈的溝通之後和好,他們也可藉機學習爭吵的藝術,體會和好

的喜悅。


三、研究調查


      為了進一步了解正負兩面有關婚姻衝突的看法,筆者將焦

點集中在婚姻中的衝突對孩子的影響,進行調查。並藉機評估




 65
      Judith S. Wallerstein & Sandra Blakeslee , The Good Marriage -How
      & Why   Lρve Las衍,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Comp剖哼,    1995) ,
      pp.143-149.
 66
      John. C. Friel & Linda D. Friel , The 7 Worst Things Parents Do ,
      (Deerfield Beach: HeaJth Communications , 1999) , pp.44-45.
 的鄭玉英, <<愛與管束>> ' 74-77 頁。
42   普世價值與本土關懷




夫婦懇談在改善婚姻關係上的功效。

      夫婦懇談是利用團體的力量來促進夫妻感情的一種活動與

組織,由 Gabriel Calvo 神父在 1962 年首創於西班牙,很快傳及

全世界。 1970 年,萬立民神父在台灣新竹地區第一次舉辦, 1989

年美國舉辦第一屆華語夫婦懇談會, 1992 年,在美東第一次舉

f丁。
      夫婦懇談的參與,始於週末營。夫婦們利用一個週末的時

間,由神父及分享夫婦帶領,密集式的學習並練習省察自己、

認識自己,並與對方溝通。週末營之後有後續分享團體,定期

聚會,彼此提醒,互相學習,支持。

      這個研究想探討的是:

        1.評估自己/父母的婚姻美滿度。

        2. 父母的衝突對子女的影響。

        3. 父母整體的婚姻關係'與對子女的影響。

        4. 夫婦懇談的經驗,對婚姻的影響。

      筆者以參加夫婦懇談的夫妻,及部分他們的子女為對象,

進行研究。

 (一)研究方法

1.夫婦懇談會

      召集了兩次夫婦懇談後續分享聚會,前後共有的位參加。

他們的年齡在的到的歲之間,婚齡則在 17 到 32 年之間。他

們是在 7-12 年前參加夫婦懇談週末營,之後定期參加後續分
享聚會。


      討論根據以下題目進行:

     1.在我看來,我父母親的婚姻美滿度大概是一一分( 1 分表示非常差,
      10 分表示非常好)。我用什麼標準來評分?
論家庭的重要性及婚姻關係對子女的影響                       的




     2. 小時候,父母親起衝突時,我的感覺如何?我曾否擔心父母親
        感情會破裂?這對我是什麼樣的經驗?

     3. 父母親的婚姻,對我的成長有什麼影響? (我的個性、價值觀等等)
     4. 父母親的婚姻,對我的婚姻有什麼影響?

     5. 若給自己的婚姻打分數,我會給幾分?我用什麼標準來評分?

     6. 兩代之間美滿度差異在哪里?造成此差異,我貢獻了些什麼?
     7. 夫婦懇談的經驗,對我們的婚姻有何幫助?


2.   電話訪談與間巷調查


        筆者透過懇談會的夫婦,徵得部分子女的同意,藉電話或

電子郵件,進行訪談調查。由於這些子女都是在美國出生長大,

不詰中文,故問題與訪談均以英文進行。共有 8 位子女接受訪

問調查。他們的年齡在 14 到 30 歲之間,其中兩位已婚。

     1. On a scale of   1 一 to 一 10
                                  (1 being very poor, 10 being very good) , how
        would you rate your parents' m訂riage?
     2. What criteria did you base your rating on? What is your idea of a good
        m訂riage?

     3. How do you feel about your parents' involvement in the Marriage Encounter
        Program? Please 巴laborate
     4. Do you think ME has helped your parents? If so , how?
     5. How did you feel when your parents had conflicts when you were younger
         and I or before they participated in ME? Were you scared? Were you
         worried that their marriag巴 might not sustain?
     6. Have you ever feared that your parents might separate? How did that make
        you feel?
     7. How do you feel about their conflicts now? Has there been any change in
         how you feel about their conflicts now that you are older, and I or after
         their participation in ME?
     8. If you are married, how does your parents' marriage affect your own? If you
         are not married , how does your parents' ma汀iage affect your attitude
         towards marriage?
     9. What affect has your parents' ma訂iage had on you as a person? (your
         personality , your value , etc.)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More Related Content

What's hot

神丛89:解放神学(下)
神丛89:解放神学(下)神丛89:解放神学(下)
神丛89:解放神学(下)amdg999
 
神学大全 导读手册
神学大全 导读手册神学大全 导读手册
神学大全 导读手册amdg999
 
神丛88:解放神学(上)
神丛88:解放神学(上)神丛88:解放神学(上)
神丛88:解放神学(上)amdg999
 
灵修神学
灵修神学灵修神学
灵修神学amdg999
 
面对面与奥迹会遇
面对面与奥迹会遇面对面与奥迹会遇
面对面与奥迹会遇amdg999
 
神丛48:若望著作导论(上册)
神丛48:若望著作导论(上册)神丛48:若望著作导论(上册)
神丛48:若望著作导论(上册)amdg999
 
神丛51:基督启示的传递
神丛51:基督启示的传递神丛51:基督启示的传递
神丛51:基督启示的传递amdg999
 
福音的開始、中斷與振興 景高
福音的開始、中斷與振興 景高福音的開始、中斷與振興 景高
福音的開始、中斷與振興 景高zenixls2
 
20120303基督徒的社會責任 景美高級班 蔡又晴
20120303基督徒的社會責任 景美高級班 蔡又晴20120303基督徒的社會責任 景美高級班 蔡又晴
20120303基督徒的社會責任 景美高級班 蔡又晴zenixls2
 
教會歷史(四) 宗教改革之前
教會歷史(四) 宗教改革之前教會歷史(四) 宗教改革之前
教會歷史(四) 宗教改革之前Jian-Yu Fisher Ke
 
神学大全 第十二册:论特殊恩宠、生活和身分
神学大全 第十二册:论特殊恩宠、生活和身分神学大全 第十二册:论特殊恩宠、生活和身分
神学大全 第十二册:论特殊恩宠、生活和身分amdg999
 
修和圣事礼典
修和圣事礼典修和圣事礼典
修和圣事礼典amdg999
 
教宗 拉辛格 基督教导论
教宗 拉辛格 基督教导论教宗 拉辛格 基督教导论
教宗 拉辛格 基督教导论Suifeng_Joseph
 
教會歷史(十) 靈恩運動
教會歷史(十) 靈恩運動教會歷史(十) 靈恩運動
教會歷史(十) 靈恩運動Jian-Yu Fisher Ke
 
五旬宗的釋經初探
五旬宗的釋經初探五旬宗的釋經初探
五旬宗的釋經初探martinshlo
 
教會歷史(十三) 台灣教會史
教會歷史(十三) 台灣教會史教會歷史(十三) 台灣教會史
教會歷史(十三) 台灣教會史Jian-Yu Fisher Ke
 

What's hot (20)

神丛89:解放神学(下)
神丛89:解放神学(下)神丛89:解放神学(下)
神丛89:解放神学(下)
 
神学大全 导读手册
神学大全 导读手册神学大全 导读手册
神学大全 导读手册
 
神丛88:解放神学(上)
神丛88:解放神学(上)神丛88:解放神学(上)
神丛88:解放神学(上)
 
灵修神学
灵修神学灵修神学
灵修神学
 
面对面与奥迹会遇
面对面与奥迹会遇面对面与奥迹会遇
面对面与奥迹会遇
 
神丛48:若望著作导论(上册)
神丛48:若望著作导论(上册)神丛48:若望著作导论(上册)
神丛48:若望著作导论(上册)
 
神丛51:基督启示的传递
神丛51:基督启示的传递神丛51:基督启示的传递
神丛51:基督启示的传递
 
福音的開始、中斷與振興 景高
福音的開始、中斷與振興 景高福音的開始、中斷與振興 景高
福音的開始、中斷與振興 景高
 
長老教會
長老教會長老教會
長老教會
 
20120303基督徒的社會責任 景美高級班 蔡又晴
20120303基督徒的社會責任 景美高級班 蔡又晴20120303基督徒的社會責任 景美高級班 蔡又晴
20120303基督徒的社會責任 景美高級班 蔡又晴
 
1097163125
10971631251097163125
1097163125
 
教會歷史(四) 宗教改革之前
教會歷史(四) 宗教改革之前教會歷史(四) 宗教改革之前
教會歷史(四) 宗教改革之前
 
神学大全 第十二册:论特殊恩宠、生活和身分
神学大全 第十二册:论特殊恩宠、生活和身分神学大全 第十二册:论特殊恩宠、生活和身分
神学大全 第十二册:论特殊恩宠、生活和身分
 
修和圣事礼典
修和圣事礼典修和圣事礼典
修和圣事礼典
 
教宗 拉辛格 基督教导论
教宗 拉辛格 基督教导论教宗 拉辛格 基督教导论
教宗 拉辛格 基督教导论
 
1097163125
10971631251097163125
1097163125
 
教會歷史(十) 靈恩運動
教會歷史(十) 靈恩運動教會歷史(十) 靈恩運動
教會歷史(十) 靈恩運動
 
五旬宗的釋經初探
五旬宗的釋經初探五旬宗的釋經初探
五旬宗的釋經初探
 
教會歷史(十三) 台灣教會史
教會歷史(十三) 台灣教會史教會歷史(十三) 台灣教會史
教會歷史(十三) 台灣教會史
 
異端和極端教會
異端和極端教會異端和極端教會
異端和極端教會
 

Viewers also liked

慧眼禅心
慧眼禅心慧眼禅心
慧眼禅心amdg999
 
宗徒大事录
宗徒大事录宗徒大事录
宗徒大事录amdg999
 
神学大全 第十册:论义德之功能部分或附德
神学大全 第十册:论义德之功能部分或附德神学大全 第十册:论义德之功能部分或附德
神学大全 第十册:论义德之功能部分或附德amdg999
 
神丛48:若望著作导论(下册)
神丛48:若望著作导论(下册)神丛48:若望著作导论(下册)
神丛48:若望著作导论(下册)amdg999
 
神学大全 第十一册:论勇德与节德
神学大全 第十一册:论勇德与节德神学大全 第十一册:论勇德与节德
神学大全 第十一册:论勇德与节德amdg999
 
基督教典外文献 旧约篇-第6册
基督教典外文献 旧约篇-第6册基督教典外文献 旧约篇-第6册
基督教典外文献 旧约篇-第6册amdg999
 

Viewers also liked (6)

慧眼禅心
慧眼禅心慧眼禅心
慧眼禅心
 
宗徒大事录
宗徒大事录宗徒大事录
宗徒大事录
 
神学大全 第十册:论义德之功能部分或附德
神学大全 第十册:论义德之功能部分或附德神学大全 第十册:论义德之功能部分或附德
神学大全 第十册:论义德之功能部分或附德
 
神丛48:若望著作导论(下册)
神丛48:若望著作导论(下册)神丛48:若望著作导论(下册)
神丛48:若望著作导论(下册)
 
神学大全 第十一册:论勇德与节德
神学大全 第十一册:论勇德与节德神学大全 第十一册:论勇德与节德
神学大全 第十一册:论勇德与节德
 
基督教典外文献 旧约篇-第6册
基督教典外文献 旧约篇-第6册基督教典外文献 旧约篇-第6册
基督教典外文献 旧约篇-第6册
 

Similar to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宗教与风险管理
宗教与风险管理宗教与风险管理
宗教与风险管理renxiuhong
 
基督教文化對五四新文學的影響
基督教文化對五四新文學的影響基督教文化對五四新文學的影響
基督教文化對五四新文學的影響TAAZE 讀冊生活
 
十九世紀中末葉基督教在華傳播 (19th cen. history of China)
十九世紀中末葉基督教在華傳播 (19th cen. history of China)十九世紀中末葉基督教在華傳播 (19th cen. history of China)
十九世紀中末葉基督教在華傳播 (19th cen. history of China)Yi-Chi Tang
 
尼布爾的教會論與公共神學 [校園]
尼布爾的教會論與公共神學 [校園]尼布爾的教會論與公共神學 [校園]
尼布爾的教會論與公共神學 [校園]Mu-tien Chiou
 
教會歷史(八) 基督教的宣教熱潮
教會歷史(八) 基督教的宣教熱潮教會歷史(八) 基督教的宣教熱潮
教會歷史(八) 基督教的宣教熱潮Jian-Yu Fisher Ke
 
编后小记
编后小记编后小记
编后小记sugeladi
 
胡汉民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之探究
胡汉民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之探究胡汉民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之探究
胡汉民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之探究xuwugui
 
道德论集
道德论集道德论集
道德论集amdg999
 
誰的人生與時代的軌跡 副本
誰的人生與時代的軌跡   副本誰的人生與時代的軌跡   副本
誰的人生與時代的軌跡 副本Steve Hu
 
台灣民間信仰的定義與分類
台灣民間信仰的定義與分類台灣民間信仰的定義與分類
台灣民間信仰的定義與分類SufferKnight
 
台灣新興宗教的特色
台灣新興宗教的特色台灣新興宗教的特色
台灣新興宗教的特色LiuSamuel
 
论基督教信仰
论基督教信仰论基督教信仰
论基督教信仰amdg999
 
教會歷史(一) 初代教會
教會歷史(一) 初代教會教會歷史(一) 初代教會
教會歷史(一) 初代教會Jian-Yu Fisher Ke
 
伊斯蘭專題研討 3 4
伊斯蘭專題研討 3 4伊斯蘭專題研討 3 4
伊斯蘭專題研討 3 4Chien Lee
 
不得不读的100本世界名著
不得不读的100本世界名著不得不读的100本世界名著
不得不读的100本世界名著'Hans(正德) HAN
 
Hinduism presentation
Hinduism presentationHinduism presentation
Hinduism presentationYi-Chi Tang
 
古代教会史
古代教会史古代教会史
古代教会史amdg999
 

Similar to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20)

宗教与风险管理
宗教与风险管理宗教与风险管理
宗教与风险管理
 
基督教文化對五四新文學的影響
基督教文化對五四新文學的影響基督教文化對五四新文學的影響
基督教文化對五四新文學的影響
 
十九世紀中末葉基督教在華傳播 (19th cen. history of China)
十九世紀中末葉基督教在華傳播 (19th cen. history of China)十九世紀中末葉基督教在華傳播 (19th cen. history of China)
十九世紀中末葉基督教在華傳播 (19th cen. history of China)
 
尼布爾的教會論與公共神學 [校園]
尼布爾的教會論與公共神學 [校園]尼布爾的教會論與公共神學 [校園]
尼布爾的教會論與公共神學 [校園]
 
教會歷史(八) 基督教的宣教熱潮
教會歷史(八) 基督教的宣教熱潮教會歷史(八) 基督教的宣教熱潮
教會歷史(八) 基督教的宣教熱潮
 
编后小记
编后小记编后小记
编后小记
 
胡汉民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之探究
胡汉民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之探究胡汉民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之探究
胡汉民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之探究
 
世俗時代的意義探詢
世俗時代的意義探詢世俗時代的意義探詢
世俗時代的意義探詢
 
道德论集
道德论集道德论集
道德论集
 
誰的人生與時代的軌跡 副本
誰的人生與時代的軌跡   副本誰的人生與時代的軌跡   副本
誰的人生與時代的軌跡 副本
 
台灣民間信仰的定義與分類
台灣民間信仰的定義與分類台灣民間信仰的定義與分類
台灣民間信仰的定義與分類
 
329 5
329 5329 5
329 5
 
台灣新興宗教的特色
台灣新興宗教的特色台灣新興宗教的特色
台灣新興宗教的特色
 
论基督教信仰
论基督教信仰论基督教信仰
论基督教信仰
 
教會歷史(一) 初代教會
教會歷史(一) 初代教會教會歷史(一) 初代教會
教會歷史(一) 初代教會
 
Renaissance
RenaissanceRenaissance
Renaissance
 
伊斯蘭專題研討 3 4
伊斯蘭專題研討 3 4伊斯蘭專題研討 3 4
伊斯蘭專題研討 3 4
 
不得不读的100本世界名著
不得不读的100本世界名著不得不读的100本世界名著
不得不读的100本世界名著
 
Hinduism presentation
Hinduism presentationHinduism presentation
Hinduism presentation
 
古代教会史
古代教会史古代教会史
古代教会史
 

More from amdg999

神丛76:新约中的耶稣画像
神丛76:新约中的耶稣画像神丛76:新约中的耶稣画像
神丛76:新约中的耶稣画像amdg999
 
行动中的默观者
行动中的默观者行动中的默观者
行动中的默观者amdg999
 
神丛37:基督信仰中的生态神学
神丛37:基督信仰中的生态神学神丛37:基督信仰中的生态神学
神丛37:基督信仰中的生态神学amdg999
 
安瑟伦著作选
安瑟伦著作选安瑟伦著作选
安瑟伦著作选amdg999
 
闹市中的黑暗
闹市中的黑暗闹市中的黑暗
闹市中的黑暗amdg999
 
神学大全 第十四册:论基督之生平与救世事迹
神学大全 第十四册:论基督之生平与救世事迹神学大全 第十四册:论基督之生平与救世事迹
神学大全 第十四册:论基督之生平与救世事迹amdg999
 
神学大全 第十三册:论天主圣言之降生成人
神学大全 第十三册:论天主圣言之降生成人神学大全 第十三册:论天主圣言之降生成人
神学大全 第十三册:论天主圣言之降生成人amdg999
 
神学大全 第六册:论法律与恩宠
神学大全 第六册:论法律与恩宠神学大全 第六册:论法律与恩宠
神学大全 第六册:论法律与恩宠amdg999
 
神学大全 第一册:论天主一体三位
神学大全 第一册:论天主一体三位神学大全 第一册:论天主一体三位
神学大全 第一册:论天主一体三位amdg999
 
神学大全 第四册:论人的道德行为与情
神学大全 第四册:论人的道德行为与情神学大全 第四册:论人的道德行为与情
神学大全 第四册:论人的道德行为与情amdg999
 
神学大全 索引
神学大全 索引神学大全 索引
神学大全 索引amdg999
 
神学大全 第五册:论德性与恶习及罪
神学大全 第五册:论德性与恶习及罪神学大全 第五册:论德性与恶习及罪
神学大全 第五册:论德性与恶习及罪amdg999
 
神学大全 第十五册:论圣事:概论、圣洗、坚振、圣体、告解
神学大全 第十五册:论圣事:概论、圣洗、坚振、圣体、告解神学大全 第十五册:论圣事:概论、圣洗、坚振、圣体、告解
神学大全 第十五册:论圣事:概论、圣洗、坚振、圣体、告解amdg999
 
神学大全 第十七册:论肉身复活的问题
神学大全 第十七册:论肉身复活的问题神学大全 第十七册:论肉身复活的问题
神学大全 第十七册:论肉身复活的问题amdg999
 
神学大全 第十六册:论圣事:告解、终傅、神品、婚姻
神学大全 第十六册:论圣事:告解、终傅、神品、婚姻神学大全 第十六册:论圣事:告解、终傅、神品、婚姻
神学大全 第十六册:论圣事:告解、终傅、神品、婚姻amdg999
 
神学大全 第三册:论创造人类与治理万物
神学大全 第三册:论创造人类与治理万物神学大全 第三册:论创造人类与治理万物
神学大全 第三册:论创造人类与治理万物amdg999
 
神学大全 第七册:论信德与望德
神学大全 第七册:论信德与望德神学大全 第七册:论信德与望德
神学大全 第七册:论信德与望德amdg999
 
神学大全 第九册:论智德与义德
神学大全 第九册:论智德与义德神学大全 第九册:论智德与义德
神学大全 第九册:论智德与义德amdg999
 
神学大全 第二册:论天主创造万物
神学大全 第二册:论天主创造万物神学大全 第二册:论天主创造万物
神学大全 第二册:论天主创造万物amdg999
 
神学大全 第八册:论爱德
神学大全 第八册:论爱德神学大全 第八册:论爱德
神学大全 第八册:论爱德amdg999
 

More from amdg999 (20)

神丛76:新约中的耶稣画像
神丛76:新约中的耶稣画像神丛76:新约中的耶稣画像
神丛76:新约中的耶稣画像
 
行动中的默观者
行动中的默观者行动中的默观者
行动中的默观者
 
神丛37:基督信仰中的生态神学
神丛37:基督信仰中的生态神学神丛37:基督信仰中的生态神学
神丛37:基督信仰中的生态神学
 
安瑟伦著作选
安瑟伦著作选安瑟伦著作选
安瑟伦著作选
 
闹市中的黑暗
闹市中的黑暗闹市中的黑暗
闹市中的黑暗
 
神学大全 第十四册:论基督之生平与救世事迹
神学大全 第十四册:论基督之生平与救世事迹神学大全 第十四册:论基督之生平与救世事迹
神学大全 第十四册:论基督之生平与救世事迹
 
神学大全 第十三册:论天主圣言之降生成人
神学大全 第十三册:论天主圣言之降生成人神学大全 第十三册:论天主圣言之降生成人
神学大全 第十三册:论天主圣言之降生成人
 
神学大全 第六册:论法律与恩宠
神学大全 第六册:论法律与恩宠神学大全 第六册:论法律与恩宠
神学大全 第六册:论法律与恩宠
 
神学大全 第一册:论天主一体三位
神学大全 第一册:论天主一体三位神学大全 第一册:论天主一体三位
神学大全 第一册:论天主一体三位
 
神学大全 第四册:论人的道德行为与情
神学大全 第四册:论人的道德行为与情神学大全 第四册:论人的道德行为与情
神学大全 第四册:论人的道德行为与情
 
神学大全 索引
神学大全 索引神学大全 索引
神学大全 索引
 
神学大全 第五册:论德性与恶习及罪
神学大全 第五册:论德性与恶习及罪神学大全 第五册:论德性与恶习及罪
神学大全 第五册:论德性与恶习及罪
 
神学大全 第十五册:论圣事:概论、圣洗、坚振、圣体、告解
神学大全 第十五册:论圣事:概论、圣洗、坚振、圣体、告解神学大全 第十五册:论圣事:概论、圣洗、坚振、圣体、告解
神学大全 第十五册:论圣事:概论、圣洗、坚振、圣体、告解
 
神学大全 第十七册:论肉身复活的问题
神学大全 第十七册:论肉身复活的问题神学大全 第十七册:论肉身复活的问题
神学大全 第十七册:论肉身复活的问题
 
神学大全 第十六册:论圣事:告解、终傅、神品、婚姻
神学大全 第十六册:论圣事:告解、终傅、神品、婚姻神学大全 第十六册:论圣事:告解、终傅、神品、婚姻
神学大全 第十六册:论圣事:告解、终傅、神品、婚姻
 
神学大全 第三册:论创造人类与治理万物
神学大全 第三册:论创造人类与治理万物神学大全 第三册:论创造人类与治理万物
神学大全 第三册:论创造人类与治理万物
 
神学大全 第七册:论信德与望德
神学大全 第七册:论信德与望德神学大全 第七册:论信德与望德
神学大全 第七册:论信德与望德
 
神学大全 第九册:论智德与义德
神学大全 第九册:论智德与义德神学大全 第九册:论智德与义德
神学大全 第九册:论智德与义德
 
神学大全 第二册:论天主创造万物
神学大全 第二册:论天主创造万物神学大全 第二册:论天主创造万物
神学大全 第二册:论天主创造万物
 
神学大全 第八册:论爱德
神学大全 第八册:论爱德神学大全 第八册:论爱德
神学大全 第八册:论爱德
 

神丛73:普世价值与本土关怀

  • 2. 輔大神學叢書 73 梵二圓滿閉幕四十週年 天主教社會是想論文集 胡國被主編 2006 卒 6 月 1 付給找
  • 3. NO.73 FUJEN SERIES THEOLOGICA Universal Values and Local Concern Essays on Catholic Social Doctrine Ed. by Peter Hu , S. 1.
  • 4. 本書出版在基督紀克第 2006 年 兌二圓滿閉幕後 F 這甸的第四+-徊年度 教獻給 三位可敏的教宗 若望廿三世 條緣于;-1t 暨 若望條祿二~1t 他們為夭主教會新時代的問釗 付出了 i醫生的精力和心血
  • 5. 目錄 vi 單樞機序 viii 本書導讀:梵三之後四十年的神學反省(編者) xvi Forty Y巳ars of Theological Reflection Since Vatican II ( Editor , trans. by Edmund Ryden , SJ ) 總論 3 天主教社會思想的四大原則(陳日君) 7 經濟生活與社會責任(戴台馨) 家庭 27 論家庭的重要性及婚姻關係對子女的影響(林安禮) 52 台灣社會中的家庭與老年人(陳惠姿) 74 主題討論記實 人的王作 79 天主教會捍衛合理工作(韋薇) 93 台灣勞動市場的國際化(林燦仁) 112 主題討論記實
  • 6. 權 119 人 從天主教社會思想談人權(雷敦信手) 136 教會的社會思想與外籍勞工(周曉青) 主題討論記實 155 政治社會 163 民主與權威:天主教會政治社群觀念之分析(梁錦文) 188 公民社會與香港經驗(吳偉傑) 主題討論記實 204 國際社會 213 天主教社會思想中的全球化議題(武金正) 233 從知識經濟論數位落差(章毓群) 主題討論記實 255 代 跋 261 代跋:亞洲基督宗教的現代化(朱蒙泉譯) 277 參考資料
  • 7. 車樞機序 宗座正義和平委員會出版的《教會社會訓導彙編)) 1 ,揭示 天主教的社會思想,並表達天主教會對全人類的關懷。 輔仁大學一向以加強中西文化交流及促進理性與信仰的交 談為重要辦學目標之一。欣逢輔大創校 80 周年,遂有「普世價 值與本土關懷一天主教社會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召開。本 書即為此研討會的論文集。 全書的論文內容大致分為兩部分:一部分詮釋天主教的社 會訓導,一部分反省本土現況。社會訓導的核心是愛的文明, 係當代天主教會所認同的普世價值,而人本、公益、補足 ( subsidiarity )、團結關懷(約lidarity) ,則是檢視人類生活的四大 原則。本土現況則具體地從家庭、人權、「人」的工作、政治 社會、國際社會及經濟生活與社會責任等面向切入,探究社會 問題的根源,並勉勵讀者為促進公義、和諧的社會而努力。 研討會當天,香港陳日君主教為我們詮釋社會訓導四大原 則的精義。本書出版的時刻,他已榮任樞機主教。 l 宗座正義和平委員會( Pontifical Council for Justice and Peace) , Compendium of the Social Doctrine of the Church , (Vatican: Libreria Editrice Vaticana, 2004) ;中文試譯本《教會社會訓導彙編》為香港 教區於 2004 出版。
  • 8. 單序 VIl 論文的作者及回應人包括神父、修女等聖職人員、平信徒、 實務工作者、教授學者及關懷弱勢的善心人士。會議中的交談 與論辯,呈現出理性與信仰的對話。 這樣的過程豐富了本書的內容。 研討會由主辦單位輔大使命發展室、若望保祿二世和平研 究中心及協辦單位輔大經濟學系等的通力合作,落實目標,本 人深感欣慰。輔大神學院編輯室不辭辛勞,促成了本書的問世, 功不可沒。 陳日君樞機主教為 Compendium of the Socia! Doctrine of the Church 的中譯本,花了不少功夫,也有一定的期許,在此向他 深致謝忱。本書容或還有改進的空問,卻不失為一種加強中西 文化交流的方式,也可視為響應梵二大公會議及近代教宗推廣 天主教杜會思想的嘗試。 輔大蓋事長 單團亟 2006 年 5 月
  • 9. 究二斗之]A四+辜的科學反省 本書導讀 編者 今( 2006 )年,是梵二大公會議圓滿閉幕後,邁向的第四 十一個年度。 梵二在 1965 年 12 月 6 日正式表決通過《論教會在現代世 界牧職憲章)) (以下簡稱《現代憲章)) ) ,次日由教宗及全體教長 隆重頒布,第三天( 8 日)整個大公會議就宣布圓滿閉幕了。 由此可知, <<現代憲章》是梵二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具體結晶。 羅馬教廷宗座正義和平委員會於 2004 年 6 月 29 日頒布了 《教會社會訓導彙編》。誠如教廷於 1992 年頒布的《天主教教 理)) ,是一本針對梵二大公會議整體精神,所編出的時代性教 理參考書;這本《教會社會訓導彙編)) ,則是特別針對其中《現 代憲章》的中心精神,而編寫出來的說明文獻。 是的, <<現代憲章》是梵二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具體結晶, 非常強調:教會為世界而言,並非存在於世界之「旁 J '而是 存在於世界之「肉 J '並非高高在上「統治世界 J '而是效法 基督精神「為世界服務」 其實, 1962 年 10 月 11 日,梵二大公會議第一會期開幕之 前的籌備期間,籌備機構所擬定的 70 個建議案中,並沒有任何
  • 10. 本書導讀:梵二之後四十年的神學反省 lX 一個是針對「教會與世界」的相關議題。直到第一會期結束時, 才由教宗若望廿三世根據大會發展的氣氛發表聲明,將原先的 70 個建議案歸納成 16 道議案,並加上一個新的議案《教會為 推進社會公益的行動與原則>> I ,這就是《現代憲章》的起源。 後來隨著會議的進行,前的道議案被併縮成 12 道,因此,本 議案就被稱作《第十三議案》。 這個《第十三議案》從起草到最後通過憲章的整個發展過 程,在梵二各大議案中,是最曲折、也最難產的一個。其第一 草案是在 1963 年 3 月 25 日完稿,題名《論教會在現代世界內 的有效臨在)) 2 ,分成六章: r 人的美妙聖召 J 、「人在社會裹 的地位」、「婚姻與家庭」、「文化進步的推動」、「經濟與 社會正義」、「各民族之間的團體和平」 第一草案完成不久,教宗若望廿三去世,教宗保祿六世繼 位重申繼續召開大公會議的意願。他看了這草案,認為這份第 一草案太長了,於是,另一份題名為《論教會在建設世界中的 主動臨在>> 3 的第二草案很快就出爐了。這新草案很短,只強調 「人的尊嚴 J '可惜於 1963 年 11 月 29 日呈給審委會審查時沒 有通過。 第二草案被推翻後,大會立即成立一個七人小組的委員會 重新起草,他們研究並綜合前述兩份草案,於 1964 年 2 月中完 l 這個新議案的拉丁文名稱為 De principiis et actione Ecclesiae in promotione boni societatis 0 2 第一草案的拉丁文名稱為 De presentia 究所cace Ecclesiae in mundo hodierno 。 3 第二草案的拉丁文名稱為 De ac咐。 presentia Ecclesiae in mundo aedificando 。
  • 11. x 普世價值與本土關懷 成第三草案,獲得審委會通過。這份第三草案,包括四章及五 個附錄: r 人的完整聖召」、「教會奉事天主及服務人群的使 命」、「信友面對生活的世界應有的態度」、「現代信友的最 重要任務」等四章,以及「個人在社會中」、「婚姻與家庭」、 「文化」、「經濟與社會生活」、「國際大團體與和平」等五 個附錄。這個草案在第三會期中的 1964 年 10 月 20 日提交大 會,教長們討論得異常激烈,提出的建議書長達九百多頁,促 使大會不得不重新考慮交還起草委員會重新起草。 休會期間, 1965 年 1 月至 2 月,起草委員會增聘七位主教 及專家重新起草完稿成為第四草案,這份第四草案特別強調: 「基督信仰中的人學」、「現代世界事物與行動的神學」及「教 會面對世界的權利 J '也將第三草案五個附錄中的各議題回歸 納入正文之中。這個草案在第四會期的 1965 年 9 月 23 日大會 中,被教長們接受成為正式的《第十三議案>> '也就是大會最 後通過的《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的討論底稿。 由這個起草曲折、繁複的過程可知:這憲章確是聖神在時 代中引導教會的成果,所關心的事項從個人尊嚴、家庭生活、 社會經濟活動運作、到國際社會的和平,整個人類生命的全體 層面中所有問題都涵括在內。梵三通過之後,四十年來多次全 球主教會議還以各個別議題加以發揮,最後在 2004 年才有《教 會社會訓導彙編》的頒布。 2005 年 12 月 7 日,正是梵三隆重頒布《現代憲章》四十 週年慶辰的當天。輔仁大學特別選擇這一天,舉辦以「普世價 值與本士關懷:天主教社會思想」為主題的國際學術研討會; 主要目的就是在給《教會社會訓導彙編》這個文獻,在台灣、 香港及美國的華人教友經驗中,做多面向的詮釋。這個國際學
  • 12. 本書導講:梵二之後四十年的神學反省 xi 術研討會深具意義:不只回顧了四十年來,台灣、香港、美國 華人教會的經驗,也為日後發展普世性的中華新文化提供借 鏡。編者能有機會受邀參與文章潤飾、編輯成書、付梓發行推 廣的後繼工作,深感榮幸。 《教會社會訓導彙編>> '除了〈引言)及(總結〉之外, 共分三部分十二章:第一部分四章,題名為(第一章 天主關 愛人類的計畫〉、(第二章 教會的使命與社會訓導〉、(第 三章 人與人權)、(第四章教會社會訓導的原則) ;第二 部分七章,題名為〈第五章 家庭:社會的生命細胞)、(第 六章人的工作〉、(第七章經濟生活〉、〈第八章政治 社會)、(第九章 國際社會〉、(第十章保護環境)、(第 十一章推動和平) ;第三部分一章,題名為(第十二章社 會訓導和教會行動〉。 讀者翻開本書目錄,即可發現本書的諸篇論文已經涵蓋了 《教會社會訓導彙編》全部內容。本書共分「總論」、「家庭」、 「人的工作」、「人權」、「政治社會」、「國際社會」六個 主題,每一主題內有兩篇文章,加上一個〈主題討論記實〉的 記錄稿;原則上,這兩篇文章中的第一篇從神學學理上來探討 相關教會社會思想的理論基礎,第二篇則從實務經驗出發,把 作者所在的台灣、香港或美國華人社會中的教會的生活實況, 與《現代憲章》和《教會社會訓導彙編》的理想做反省比較, 指出以往教會所做的優點和缺失,為教會的前途指明出路。當 然,從具體的作品看來,每個主題的兩篇文章,都包含了理論 與實務的分析和反省。 在研討會的六個主題十二篇文章之後,編者特別以「代跋」 的方式,推薦朱蒙泉神父翻譯、在《神學論集)) 146 期所發表
  • 13. xii 普世價值與本土關懷 的〈亞洲基督宗教的現代化:梵二之後四十年的反省) 4一文, 該文是從梵二的《現代憲章》及《教會對非基督宗教態度宣言》 兩文件的基本精神出發,探討基督宗教在亞洲的過去及未來發 展的遠景,應該可說是本書很好的總結,華人社區是亞洲,尤 其從東北亞到東南亞整個廣大國際社會的重要基石之一。 本書「總諭」主題的第一篇文章,是陳日君樞機主教全面 性地關照這《教會社會訓導彙編)) ,明確地指出:天主教社會 思想的四大原則,就是「以人為本 J 、「公共利益」、「補足 原則」與「團結關懷」。陳樞機駕輕就熟地提出形形色色的「香 港經驗」為例,一項一項的仔細分析,使得每一原則的精義都 深入淺出地呈現出來。 第二篇(經濟生活與社會責任) ,是輔仁大學經濟系教授 戴台馨女士的作品,作者以經濟學者的身分,從經濟生活與生 活品質的基本概念出發,試著說明天主教社會思想中經濟發展 原則。作者不但從「個人選擇」談到「企業創新 J '從「自由 市場」談到「非市場機制 J '也從「因應全球化」的觀點談「國 際新情勢的挑戰 γ 主張全人類能積極合作,以誠信原則相處, 解決問題,才能使全人類朝正向發展。最後,作者述說台灣經 驗中的危機與轉機。 「家庭 J 主題的第一篇文章(論家庭的重要性及婚姻關係 對于女的影響) ,是林安禮女士以美國東岸華語夫婦懇談會負 責人的身分,為《教會社會訓導彙編>> (第五章 家庭:社會 4 該文譯自: Fe!i x Wilfred,“Asian Christianity and Modemity: Forty Years after Gaudium et Spes ," 40 years of Vatican ll, the Churches of Asia and the Pac伊c-Lρoking back and moving 戶 rward, p.191-206. I 見 East Asian Pastoral Review , 42(2005) 1/2] 。
  • 14. 本書導讀:梵二之後四十年的神學反省 Xll1 的生命細胞〉做了十分精彩的解析。不但用社會學理論加以發 揮,還提出該區夫婦懇談會調查研究的成果,為她的理論作了 基礎性的見證。 第三篇(台灣社會中的家庭與老年人) ,是輔仁大學護理 系教授陳惠姿女士的作品。作者以輔仁大學「老人學學程」負 責人,以及中華民國長期照護專業協會監事的身分,從當代台 灣社會中家庭結構及功能上之變遷,述說老年人在家庭中與配 偶、兒女、子媳、孫輩等互動關係的特質,尤其強調老人家成 為家庭的資產,最後相當務實地談到家庭對照顧老人家的須知。 「人的王作」主題的第一篇文章(天主教會捍衛合理工 作) ,是韋薇修女以天主教新事社會服務中心主任的身分,以 及多年在台灣實際服務基層勞工的親身經歷,為《教會社會訓 導彙編>> (第六章 人的工作〉做了非常切題的詮釋。文中特 別關懷弱勢勞工,捍衛合理的工作權。 第二篇(台灣勞動市場的國際化) ,是林燦仁先生以萬華 社會牧靈服務中心主任身分,針對台灣勞動市場國際化,以及 其對本地和外籍勞工所造成的衝擊與影響進行分析。作者首先 談到台灣勞動市場的轉變與受全球化的影響,其次以「投資、 失業、血汗工廠」為題述說台灣政經社會的現狀,而後談及「因 勞動市場國際化,而被迫選擇失業或到其他國家工作的派遣勞 工」的移民問題,最後呼籲國家及公民社會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人權」主題的第一篇文章(從天主教社會思想談人權) , 是輔仁大學法律系教授雷敦扁平神父的作品。作者認為天主教的 人權理論在內容上與全世界人權思想一樣,不過,在哲學與神 學的基礎上有所不同,使得教會所強調的人權相較於其他團體 自有其特殊色彩。本篇首先覽讀全章,介紹其綱要,接薯,作
  • 15. X1V 普世價值與本土關懷 者分析前部分的神哲學,及其與中世紀早期人權思想的關係。 最後,討論天主教對人權的解釋,與其對世界人權論壇的貢獻。 第二篇(教會的社會思想與外籍勞工) ,是暨南國際大學 外國語言學系副教授周曉青先生的作品。作者從《教會社會首 11 導彙編》中直接談論移民及工作的 297 、 298 兩號出發,檢視台 灣外勞引進與工作制度上的缺陷,並對照鄰近的香港、新加坡、 韓國等地區的類似情況作比較,最後以沉思的方式提醒,台灣 在歷史與地理的淵源上,實際與外勞的主要來源的東南亞國家 相近:首先在氣候上我們同屬一個體系,歷史上則與越南、菲 律賓等國一樣,都曾淪為列強的殖民地;近代的發展,也曾倚 靠廉價勞工的優勢撐起經濟,對於這些具有類似經歷的國家, 我們不該把他們當作外人。 r j攻治社會」主題的第一篇文章(民主與權威:天主教會 政治杜群觀念之分析) ,是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 學系副教授梁錦文先生的作品。作者以政治學者的身分,從分 析聖經相關章節出發,探討天主教會真正的社群思想,尤其是 它對民主與權威的思想。作者藉著分析人的社群之特性,強調 政治社群的標的對象是人本身,分享天主三位一體中的「愛的 關係 J '因而,不論是人本身,或是政治社群,都以服從天主 冒意與彰顯祂的聖名為其終極目的,這是談論「權威」與「民 主」的立基點。 第二篇(公民社會與香港經驗) ,是天主教香港教區正義 和平委員會主席吳偉傑先生的作品。作者以天主教香港教區正 義和平委員會主席的身分,提出香港教會在參與香港公民社會 的發展上所扮演的角色,並簡介十多個香港政治性民間團體。 香港的這些經驗,看在台灣讀者的眼中,似乎是我們卅多年前
  • 16. 本書導讀:梵二之後四十年的神學反省 xv 的情境,我們給予祝福及支持。 「國際社會」主題的第一篇文章(天主教社會思想中的全 球化議題) ,是輔仁大學宗教系教授武金正神父的作品。作者 首先分析「全球化」的持平意義,接著說天主教社會思想中的 全球化是「以人為本」的,有其「基本規範 J '而且全球化的 目的在「為發展而合作 J 0 r 全球思維,在地行動」是全球化 理想的情境,教會的任務何在?主教的角色如何?在本文中都 提出可行的途徑,深切寄望於我們的主教,能夠施展其特色, 亦能夠扮演處理全球化的一個典範。 第二篇(從知識經濟論數位落差) ,是台灣資訊工業策進 會科技法律中心顧問、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網域名稱 爭議處理機制宣導計畫」共同計畫主持人章毓群女士的作品。 作者以資訊工程專家的身分,給我們介紹在這個知識經濟時代 襄數位落差的現象,並指出這個現象在台灣及中國大陸所造成 的不平等。作者認為數位落差屬於公共政策的範疇,是在資訊 杜會下衍生出來的社會問題,政府確實有責任要積極制定公 平、正義的相關因應政策,繼而達到 OECD 國家的發展經驗中 知識經濟特質之一,就是知識經濟是綠色經濟,以尋求資源更 有效率的使用方式,追求永續發展及節省資源為目標。 最後,朱蒙泉神父所譯介的「代跋 J '強調《現代憲章》 最大的貢獻是讓我們知道:基督宗教樂於向世界和社會學習。 這是輔仁大學舉辦「普世價值與本土關懷:天主教社會思想」 為主題的國際學術研討會的目的,也是本書出版為《教會社會 訓導彙編》替全球華人教會留下歷史見證的心願。
  • 17. Forty Years of Theological Reflection Since Vatican 11 Editor (Irans. by Edmund Ryden , SJ) On 6 December 1965 Vatican II adopted its final document The Church in the Modern World (Gaudium et Spes). Two days later , on 8 December, the Council was formally closed. On 29 June 2004 the Pontifical Council for Justice and Peace published its new Compendium of the Social Doctrine of the Church. Just as the Catechism of the Catholic Church , published in 1992 , was written in the spirit of Vatican II , so the Compendium draws on the Council' s engagement with the world , p征ticularly as represented by Gaudium et Spes. Gaudium et Spes stresses that the Church does not exist ‘ alongside' , even less ,‘ ruling over' the world , but ‘ within' the world and ‘ to serve' the world. 1n October 1962 there were 70 documents on the table in preparation for the Council. Pope John XXIII condensed these into 16 (l ater this number was further reduced to 12) and composed an additional document on the role of the Church in promoting social good. This became known as the "Thirteenth Chapter".
  • 18. Forty Years of Theological Reflection Since Vatican II xvii The the title and treated six tωop ics man's 抖 趴 vocation , man's place in society ,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 the promotion of cultural progress , the economy and social justice , communal peace between nations. Pope John died soon after and Pope Paul VI decided that the draft was too long. Instead he wrote a short paper on human dignity which was unfortunately rejected by the screening committee in November 1963. A new committee was formed to bring the two drafts together and in February 1964 a third draft , in four chapters with five appendices , was submitted for discussion , which proved so lively that 900 pages of comments were collected. The revised and fourth draft was compiled in early 1965. The four chapters of the third draft formed the basis and the material from the appendices was integrated into them. On 23 September 1965 the complete document was approved as Gaudium et Spes. In the following years Bishops' Conferences often discussed particular social issues , but it was Pope John Paul II who asked Cardinal Nguyên Van Thuân to prepare a Compendium that would cover the whole field of social doctrine. Although Cardinal Nguyên assembled most of the documents , his health broke down and he died on 16 September 2002. His successor, Cardinal Martino completed the work and presented the Compendium to the Pope in 2004. On 7 December 2005 ‘ F叮 en University held a Conference on
  • 19. XVlll 普世價值與本土關懷 the Compendium under the title “ Universal Values and Local Concern". The main pu叩ose was to present the Compendium and reflect on it in the light of the situation of the Church in Taiwan , Hong Kong and among Chinese Catholics in north America. As editor of the Conference papers 1 am particularly pleased that this Conference not only reflected on the past but was also useful for the future of the Church in the Chinese-speaking world. Besides an introduction and a conclusion , the Compendium is structured in three Parts with 12 Chapters. Part One contains the basic principles: 1 God's Plan of Love for Humanity , 2 The Church' s Mission and Social Doctrine , 3 The Human Person and Human Rights , 4 Principles of the Church's Social Doctrine. Part Two deals with specific topics: 5 The Family , 6 Human Work, 7 Economic Life , 8 The Political Community , 9 The lnternational Community , 10 Safeguarding the Environment , 11 The Promotion of Peace. Part Three discusses implementation and has one chapter: 12 Social Doctrine and Ecclesial Action. The Fujen Conference wa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plan of the Compendium. This book thus falls into six sections: 1 General Principles , 2 Family , 3 Human Work , 4 Human Rights , 5 Political Society , 6 lnternational Society. Each section has two papers , the first more theoretical and the second more practical. Hence there are six papers dealing with the ideals proposed by Gaudium et Spes and the Compendium and their theological foundations and six papers dealing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ame principles in Chinese society today. Finally , the editor has included an article by
  • 20. Fo抗y Years of Theological Reflection Since Vatican 11 xix Felix Wilfred on Asian Christianity and Modernity: Forty Years qβer 'Gaudium et Spes' , originally translated by Fr. Bemard Chu SJ for Collectanea Theologica (1 46) Winter 2005. China is part of Asia and , indeed , Chinese culture is at the basis of NE Asian culture. Hence Fr. Wilfred' s reflections are of relevance. Section one of the book, General Principles , opens with an introductory paper by Cardinal Joseph Zen SDB of Hong Kong , in which he explains the four principles on which Catholic social doctrine is based: the dignity of the human person , the common good , subsidiarity and solidarity, and shows how these are lived out in Hong Kong. This is followed by a paper by Professor Daisy Day of the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t F吋 en. She argues that modem problems require cooperation and sincerity in order to be solved. The two papers in the Family section are by Li n Anli and Justina Chen. Ms Lin has been involved in Marriage Encounter among Chinese couples in the east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here uses sociology and the results of a survey to study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of the family and parents on children. Dr. Chen is a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Nursing at F吋 en University and is responsible for Elderly Persons Study. She examines relationships between elderly people , their spouses , children , in-laws and grandchildren in Taiwan today , pointing out that they are a valuable resource for the family whilst also noticing areas that could be improved. The second section on Human Work opens with an analysis of
  • 21. xx 普世價值與本土關懷 Chapter 6 of the Compendium by Sr. Stephana Wei MMB. Sr. Wei is the Director of the Rerum Novarum Social Service Centre in Taipei and is a strong advocate for workers' rights in Taiwan , especially for those on the margins of society. The second paper by Li n Chan-jen , Director of the CICM Social Pastoral Service Centre in Wan Hua , Taipei , looks at the clashes between local and migrant workers in Taiwan. He notes the influence of globalization, investment , unemployment and sweat-shops and how local workers are often forced to choose between unemployment or employment abroad. The third section discusses Chapter 3 of the Compendium on Human Rights. Fr. Edmund Ryden SJ , director of the Socio-Cultural Research Centre at Fujen , discusses this chapter and notes that the Church has her own philosophical and theological background to human rights founded in medieval and renaissance theology. He argues that this vision can contribute to the intemational discussion of rights. This paper is followed by one that looks at the rights of migrant workers in Taiwan , Hong Kong , Singapore and South Korea. The author , Dr. Paul Chow lectures in the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at Chi Nan Univeristy, Taiwan. In this paper he notes that migrant workers come from Asian countries that have shared colon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experiences with the receiving countries and hence should not be treated as foreigners. The essays in the Politics section are by Dr. Abraham Leong of Chi Nan University and Ng Wai-kit , Chairperson of the Justice
  • 22. Forty Years of Theological Reflection Since Vatican II xxi and Peace Commission of Hong Kong diocese. Dr Leong discusses the Church's political thought , looking in particular at notions of authority and democracy , whilst Mr. Ng looks at the role of the Hong Kong Church in shaping civil society and introduces over ten political groupings in Hong Kong today , a situation not unlike that of Taiwan thirty years' ago. Under the heading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 the first paper is by Fr. Joseph Vu SJ. Fr. Vu discusses globalization in the Church's social doctrine. He notes that the Church thinks in terms of the human person first and argues that globalization should be directed towards development and cooperation. He draws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the role the bishops are required to play in promoting a just globalization. This is followed by a paper on the digitalization of the intellectual economy by Judy Chang , an advisor at the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in Taipei. The author looks at the digital divide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She argues that digitalization is a matter of public policy and requires equal distribution as well as conformity to environmental standards so as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 t. Finally , Felix Wilfred's article tells us that the Catholic Church is open to learning from the world and society. This was the motive for Fujen to run the Conference and also the reason why the papers have been edited for presentation to the Chinese Church.
  • 24. 天主教社會是想的四太原則 《教會社會訓導彙編》解析 陳日君樞機主教 本文中,陳樞機以香港的經驗做例子,說明天主教社 會思想的四大原則:就是「以人為本」、「位共利益」 「補足原則」與「團結關懷」。 《教會社會訓導彙編>> (Compendium 01 the SociaZ Doctrine 01 the Church )1 ,這本書非常的寶貴,希望能早一點翻成中文。我 們請了兩位(香港教區)正義和平委員會的姊妹翻譯,可以說 到現在還沒完成,所以還是試譯本,有很多地方恐怕需要修改, 不過現在至少可以讓大家先看看,藉以引起大家的興趣。 今天我不完全是要介紹這本書,我想大家先看一看目錄, 會覺得它的內容是很豐富的。它很有系統的把我們教會,這麼 多年對於社會的訓導,都寫出來了。首先談教會為什麼關心社 會的問題,其次的第一大主題是講人的地位,接著再講幾個大 原則,也講幾個特別的價值,最後再分別討論幾個題日,譬如: 家庭、勞動、政治等。 I 參見:宗座正義和平委員會,<<教會社會訓導彙編>>(試譯本, 2004 )。 原文: Pontifical Council for Justice and Peace , Compendium 01 the Social Doctrine 01 the Church , (Vatican: Li breria Editrice Vaticana, 2004) 。
  • 25. 4 普世價值與本土關懷 我今天演講的這段時間內,是要分享這本書所列舉出來的 四個大原則。在我介紹這四個原則的同時,我運用香港的經驗 做例子來跟大家分享。 一、社會訓導與以人為本的原則 以人為本是個大原則。當然這個原則很多人都這樣說,可 是不一定做得很徹底。基督信徒對於這個原則看得這麼要緊, 主要是因為人是天主造的。耶穌基督為我們每一個人犧牲自 己,故在信仰里,人是相當重要的。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說:耶 穌基督不但讓我們認識天主,也讓我們認識人。 這幾天香港的問題,是爭取普選,為什麼我們要爭取普選 呢?也就是因為我們相信,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所以對於誰來 領導我們,我們每個人都應有機會發表意見。這幾十年來,香 港已經享受了很多的自由,普遍的民選是我們的目標,我們很 心急的想知道何時可以實施的時間點。因為民主,代表每個人 都有相同的地位,所以 25 萬人站出來表達這個看法。民主,並 非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但至少是比較好的解決方法。香港是很 欣賞台灣的。在香港,多數人民能選擇的事情很少,我們希望 的東西都不能通過。然而政府想做的事都能通過,我們都是受 過教育的,因此希望能儘快改變這種情況,大家心襄都有準備 要負起這個責任。 二、公共利益原則 這個也是大家都掛在嘴邊的,可是很多人,都不是追求社 會的公共利益,而是個人的利益。在香港回歸以前,本來是資 本主義的社會,香港回歸以後北京的好朋友是香港的資本家,
  • 26. 天主教社會思想的四大原則 5 也因此貧富差距越來越嚴重。有時,有人認為天主教是維護資 本主義、反對社會主義的。他們肯定沒有讀過教會的社會訓導。 教會的社會訓導有一個原則是:財物是為眾人的;意思是說, 天主所造的好東西,都屬於大家的,大家都可以得到需要的東 西。故天主教有這個大原則,雖是反對共產主義,但是支持社 會主義的。我們雖然也接受資本主義、贊成私有財產權,但是 不接受獨古的資本主義。在香港,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雖然經 濟比較復甦了,可是還是有很多人失業。我覺得很多政府的政 策是缺乏同情心的,也有些是不公道的。例如:最近工人要求 的最低工資法案,也被駁回了。爭取民主,是要追求公共利益, 是要大家一起分享的,不是只追求少數人分享的利益。 三、補足原則 (Subsidiarity) 補足原則( Subs他arity) 是指:一個基層(下層)的機構,能 做到的事,就不用高一層的機構去解決。高層的機構只要輔助 即可,不需要搶著去做。因為,我們所重視的是人,我們應該 鼓勵個人去發揮他們的創造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跟智慧,應該讓他們盡量去做,而 不是由政府搶著做。政府需要做的,是幫忙他們。當然有些特 殊的問題或環境,下級的機關是做不來的,此時政府就可以去 做,可是也不是長期的。 在這裹,我想提一個最近政府對香港制訂的一個對教育很 不理想的法律。香港一向有一個很好的制度,讓天主教、基督 教辦了很多學校。這個制度叫津貼學校;也就是說,政府支付 薪水,天主教、基督教負實際的教育責任。在學校裹,可以照 著天主教的理念去辦學,這個制度是很好的。當然很多教會的
  • 27. 6 普世價值與本土關懷 資源也用在學校上。在教區內有 100 多個學校,教區中央聘用 了許多有校長資格的人,辦理行政事務。政府辦免費的義務教 育。天主教辦學,是幫政府辦的。去年,新的法律制訂了;規 定每個學校的校董會直接向政府負責,而不是向教會負責。校 董會現在是我們所委任的,但依照新法律,必須有選舉出來的 老師代表、家長代表、校友代表。但重要的問題是,選出來的 代表,不一定接受天主教的理念。因此,天主教在立法會襄很 強力的反對,政府也做了讓步,所以決定 2010 年才開始實施。 但教會最近發現,這個法律違反了基本法一教會的團體可以照 以前的辦法辦學。因此,教會已準備打官司了。可知,下級團 體可以做的事,上級團體為何要搶去做呢? 四、團結關懷原則 (Solidarity) 正如我們一開始所講的,應尊重每一個人;而哪些人是需 要我們關心的呢?就是那些特別脆弱的人、弱勢的人。 在香港回歸以後,有些人受到不平等的待遇,例如:有些 爭取香港居留權的人。他們在大陸生了孩子,根據基本法,只 要父母在香港有永久居留權的,子女就可以移居香港;可是回 歸以後,政府就不承認了。這些人上訴之後,政府贏了;他們 就再上訴到終審庭,上訴的人贏了,但政府採用拖延戰術,最 後政府成功藉北京釋法,推翻了終審庭的判決。雖然如此,教 會是永遠站在爭取居港權者這邊的。教友應該要好好地認識教 會的社會訓導,再帶到社會上去推行。這些原則是合理的,人 雖然還是有自私的心,但希望我們自己不要自私。在我們信仰 的光照下,在每一個兄弟姊妹的身上,應該要讓社會人士看到 天主的溫馨。
  • 28. 經濟生活與社會費佳 《教會社會訓導彙編》第七章解析 戴台馨 l 本文作者以經濟學者的身分,從經濟生活與生活品質 的基本概念出發,試著說明天主教社會思想中經濟發展原 則。作者不但從「個人選擇」談到「企業創新 J '從「自 由市場」談到「非市場機制 J '也從「因應全球化」的觀 點談「國際新情勢的挑戰 J '主張全人類能積極合作,以 誠信原則相處,解決問題,才能使全人類朝正向發展。最 後,作者述說台灣經驗中的危機與轉機。 壹、前言 宗座正義和平委員會於 2004 年 4 月 2 日,新編出版的《教 會社會訓導彙編)) ,針對家庭、「人」的工作、經濟生活、政 治社會、國際社會、環保、和平及人權等議題,提出許多精闢 的見解與懇切的呼籲。一般而言,這些見解與呼籲,在知識領 域裹,多被歸屬於規範性( normative )的論述;意即論述的意涵 承載著明顯的天主教價值體系。 男一方面,為了呈現事實的真相,但不涉及價值取向的分 析,被稱為實證性 (positive )2 的論述。例如:大部分自然科學 l 本文作者:戴台馨,美國休士頓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輔仁大學經 濟系教授。 2 參見戴台馨, (以經濟思想家 Amartya Sen 的生活品質觀點釋析當
  • 29. 8 普世價值與本土關懷 的研究,都屬於實證範疇。 本文探討經濟生活與社會責任。在經濟生活方面的觀察, 係以經濟知識為基礎,較偏重實證面的分析;而在社會責任方 面的省察,則以教會司iI導;為原則,較著重規範性的意見。 貳、經濟生活與生活晶質 「經濟生活」一詞,泛指與經濟活動有闊的生活。傳統上, 經濟活動主要係指財貨與勞務的生產、交易及消費等有關的活 動。這些活動均與選擇密切相關;事實上,以研討經濟活動中 的選擇為專業的經濟學者,強調「經濟理性 J '依據他們客觀、 冷靜的觀察,認為理性的生產者往往以追求利潤的極大,為其 從事生產行為的目標;而理性的消費者,則以追求效用的極大 為消費行為的目標。交易雙方所身處的市場的特性,造就雙方 互通有無的機會,個人按其專長及限制條件,選擇售出或購進 財貨與勞務的立場,共同創造出整體社會的福祉。 在這樣的選擇過程中,經濟自由,包括創業、就業自由和 生產、消費自由等,獲得適度的保障;私有財產制度則鼓勵人 們努力生產,盡情消費。於是乎市面上百貨充斥,人人充分就 業,呈現出一片富裕繁榮的景象。 久而久之,人們對「發展」的看法,局限於經濟發展;認 為只要生產力提高,個人所得增加,就意昧著經濟發展得順利。 經濟生活富裕、物質消費豐富,就是「生活品質」的提高,而 忽略了生活的食、衣、住、行、育、樂和身、心、靈等全方位 前台灣現象) ,刊於《提升生活品質的理論與實際學術研討會論文 集)) (輔仁大學法學院, 2002) , 1-17 頁。
  • 30. 經濟生活與社會責任 9 的關照。政府的財經政策亦以促進經濟發展為主,而忽略環保、 社會福利和照顧弱勢等各類層面相輔相成的配套措施。 「生活品質」一詞,是一個被廣泛使用的詞彙。然而,並 不表示人們在溝通的時候,對該詞彙的內涵有著高度的共識。 毋寧說,日常生活許多分歧甚至相互對立的、未被分類的複雜 意涵,均並存於「生活品質」一詞之中。 分歧既然是生活品質一詞在傳統上被使用時,所具有的部 分面貌;因此,欲探討生活品質概念就不可規避這種事實。為 達到溝通的效率,為掌握較準確的理念,諾貝爾經濟學家 Amartya Sen 所提出的生活品質的概念3 ,最能涵蓋上述提到的各 層面和需要。 Sen 認為: r 發展」絕非局限於經濟發展一環。「發展」的 定義是指: r 擴展人們享有實質自由的一種過程」 4 。在發展的 過程中,人們經由實質自由的擴展,可獲享更大的選擇權,才 比較有可能善度自認有意義、有價值的生活。能善度自認有意 義、有價值的生活,就是「生活品質」的提升。 換吉之,追求高水準的生活品質,就是指個人有機會、有 自由瞭解自我的才能,並將這些稟賦充分發揮出來;在這種肯 定自我,盡量有所作為,而亦有所不為的取捨之間,完成利己 利人的事情,進而獲致成就感,方能稱為享有高水準的生活品 質。 在這樣的定義之下,談「發展」絕非僅限於經濟發展;談 可參見 Sen, A. ,刃le Standard of Li ving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85) 4 參見 Sen, A. , Development as Freedom , (New York: Alfred Knopf, 1999).
  • 31. 10 普世價值與本土關懷 「生活品質」絕非僅限於經濟生活,而應及於更完整的生活範 圍。具體而言,應從更根本的一個人的肯定自我著眼。 關於經濟生活,教會訓導的核心觀點即指出「人」有著極 尊貴的地位,因為人乃是天主的宵像。這就是每一個人應肯定 自我的最終極原因5 。經濟生活中,生產部門所製造的財貨和勞 務,即是提供給人享用的。 聖經中對財貨和富裕的態度有二6. 其一為物質的享用是生 活所必須;而富裕一不是奢侈一有時是來自上主的祝福。男一 方面,若財貨與勞務被誤用,以致危害到他人的權益,則會受 到譴責。 經濟生活中的生產、消費與交易,均強調效率原則,乍聽 之下,似與道德原則不相干。世人亦多以為兩者分屬兩個獨立 的領域。教會的社會訓導則指出兩者實有密切關係。在道德領 域裹,應考慮到經濟理性與發展經濟所必須的條件;在經濟領 域裹,也必須對道德的需求開放7 。教會的態度是堅守「普世」 原則;意即教會所關心的是人類全體。人的尊嚴、完整的工作 與使命、社會整體的福利等,都應被尊重和促進。無論如何, 人,才是所有經濟生活與社會生活的源頭、核心和目的。賦予 經濟利益適當的權重,即已足夠;畢竟,人類生活品質的提升, 不可能僅從經濟生活本身達到,還須靠著人文和社會的配合才 有可能。 5 參見《教會社會訓導彙編)) , 108 號。 6 參見《教會社會司11 導彙編)) '323-326 號。 7 參見《教會社會訓導彙編)) '330-331 號。經濟活動之觀察務求客 觀冷靜,而具有實證特性;道德原則是人與人互動的要件,其規範 特性顯明。當思考的範疇及於人類全體時,須兼顧三者。
  • 32. 經濟生活與社會責任 11 參、值人選擇與企業創新 經濟與社會學家都認為人類具有理性選擇的能力。然而, 「理性」一詞常被狹隘地定義為符合個人利益的系統性選擇。 事實上,除了狹隘的個人利益之外, r 同情」與「承諾」 在從事理性選擇時,亦扮演重要的角色8 。 舉例說明,如果一個人去幫忙一位身心障礙者,是因為後 者的不便讓他不舒服;這種行動可謂基於「同情」的動機。然 而,如果身心障礙者的存在,並不會讓他感到不悅。但他仍然 下定決心去改變一種對身心障礙者不公平的制度,則這種行動 可謂基於「承諾」的動機。 同情並不涉及福利的犧牲;因為身心障礙者的苦痛得到舒 緩,助人者會感覺比較快樂些;因此,基於同情的行動,不會 使助人者的福利減少。 承諾的行為則可能包含自我犧牲。因為嘗試幫助身心障礙 者是基於感受到不正義,而不是想從同情之苦中超越出來。因 此白發性地履行承諾,實不需要否定個人之理性。 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史密斯認為理性的人會積極融入人 群及融入其所屬的社會。理性的人其價值觀與行動,會影響周 圍的人。換言之,個人雖可講求自利,卻不能置身於大眾之外。 當代哲學家羅斯亦相信人類的道德力量;即一種基於正義 感及善念的能力 9 。否定這種能力,等於限制了人類的理性。理 性思維的力量讓個人除了思考利益和優勢之外,同時能兼顧責 任與理想。 8 參見 Sen, A. , Development as Freedom , p.270. 9 參見 Sen, A. , Development 的 Freedom. p.272.
  • 33. 12 普世價值與本土關懷 將道德、正義或後代的利益納入考慮,進而影響個人的選 擇和行動,毋寧是人之所以為人的重要特質。 教會的社會訓導特別指出:人在經濟事務方面,有創新的 權利;每個人都應合法運用他的才能,對全人類有所貢獻,並 從中得到應有的報酬 10 。當代,人的工作,就其做為創造財富 的生產因素而言,所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經濟領域襄的自由 創新活動,正足以顯示人類是具有創造力的主體。因而,這種 創新應獲得相當寬廣的活動空間,企業組織於是應運而生。 一般而言,私人企業是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基本單位。在 企業組織內,股東和經理階層控制機構,聘用中間管理階層, 並依專業所需僱用基層員工。通常以權貴分明方式,訂定決策, 追求效率,並以利潤極大化為目標。 然而,教會的社會訓導對企業的期待,絕不僅止於其對經 濟利益的追逐。正如對個人的選擇行為的觀察,教會亦不認同 理性選擇僅止於個人利益的動機而已! 事實上,企業自身的反省亦流露出對社會責任的重視。這 可從「事業雄心要建立在企業良心上」 1l 的期詐,一覽無遺。 有遠見的企業領袖所體會的社會責任,就是企業除了追求 利潤極大化外,還要兼顧員工、消費者、供應商、社區與環境 等利害關係人的權益。 一直以來,主導企業的重要誘因,就是利潤。廿一世紀的 企業若要永續經營,必須徹底調整理念。從對單一利潤的堅持, 10 參見《教會社會訓導彙編>> '336-337 號。 II 參見林宜荐, (雄心與良心) ((遠見雜誌>> 228 期( 2005 年 6 月 號) , 126-133 頁。
  • 34. 經濟生活與社會責任 13 轉變為更深刻、更富人文精神的多元化目標 12 。 首先,企業要意識到它經由財貨和勞務的生產能為社會的 公共利益( common good )服務。為達到此目的,企業家要結合勞 動、資本、土地和企業精神等生產因素,聯結成新的組合,以 正面回應人類的基本需求。 其次,企業應執行杜會功能;那不僅關注員工、消費者及 供應商等利害關係人的權益,還應創造相關人士會面、對話及 合作的機會,使企業執行經濟業務時,不僅達到財務效益,也 同時達到社會功能和道德目標。 第三,企業組織不僅是為滿足特定人士利益的架構而已, 投身其中的幹部與基層員工的才能得以發揮,使參與其中的人 真正體悟到「人類的主要資源就是人本身」的信念,而能肯定 自我,更是企業建立人文資本的契機。在這種人文關懷的理念 下,大企業對中小企業、合作企業、手工製品業以及家庭式農 業的活動,應充分尊重,將其視為夥伴關係,攜手共同為工作 價值的增進、個人與社會責任感的成長、民主生活和人類價值 的提升而努力。 第凹,在上述理念下,企業競爭應有不同的意涵。創新與 合作是競爭勝出的關鍵因素。當企業面臨競爭挑戰時,管理階 層與基層員工應同心協力去尋找解決方案。此一過程,將促使 個人良好德性,如勤奮、審慎、信賴、忠誠、決斷和勇氣的成 長,因而讓企業在競爭中茁壯。此一觀念,和以你死我活的爭 奪,或踐踏他人尊嚴,甚至剝削同仁的行徑相比,顯然是一條 完全不同的道路。 12 參見《教會社會首"導彙編>> ' 338-346 號。
  • 35. 14 普世價值與本土關懷 肆、自由市場與非市場機制 經濟資源相對於人類無窮的欲望,顯然是稀少的。為使稀 少的資源得到最有效的運用,自由市場機制是一種重要的工具。 過去幾十年,從世界各國經濟成長的不同經驗,所累積的 教訓是:民間的創意和誘因,是所有能成功發展的國家共同的 動力。各國民間部門對有利的相對價格及其他非貨幣性誘因的 反應快速,以及嘗試新事務、承擔風險的勇氣,在在顯示自由 市場價格誘因有效引導資源配置的機能。 然而,事實上,價格機能的功效還須非市場因素的的支撐。 譬如:財產權、規範性體制、社會保險、處理社會衝突之能力 及總體經濟安定機制等。缺乏適當的非市場機制,價格誘因本 身是不會自己發生作用的。 市場的發展,強調經濟自由,然而經濟自由須有適當的法 制加以節制,才能使市場機制最正向的潛能得以發揮,並使其 確實為完整的人類自由而服務。 完整的人類自由大致有七類: 1.為求公平,爭取免受歧視的自由。 2. 為維護合宜的生活水準,爭取免於匿乏的自由。 3. 實現個人潛能發揮的自由。 4. 為求個人安全保障,爭取免於恐懼的自由。 5. 免於不公義的自由。 6. 參與出版及結社的自由。 13 參見 Rodrik, D. ,“Institutions for High-Quality Growth: What They Are and How to Acquire Them" , NBER Working Paper, 2000 http://www .nber. org/papers/w7 540
  • 36. 經濟生活與社會責任 15 7. 為獲得適當的工作,爭取免受剝削的白由。 這七種實質自由之間,粗略而分,有的較趨向公民和政治 權利,如第 1 、 3 、 4 、 6 等項;有的傾向社會和經濟權利,如第 2 、 5 、 7 等項。實則,這些自由可謂一體的兩面,絕非互斥的。 譬如,擁有政治自由一男女公民在社會參與方面享有同樣的參 政權,方能真正享有經濟自由帶來的利益。唯有人民能公平享 有工作報酬、教育和健保等勞動果實所帶來的福利措施,才會 在立足點平等的基礎上,努力工作。這些例證'在在指出:經 濟自由、社會自由及公民、政治自由之間是密切相連,絕非二 分的 14 。更且,這些實質自由的擴張,才能使人的潛能得到完 全的發揮,也才能使人獲享自認有價值、有意義的生活。 教會的社會訓導更直指經濟自由只是人類自由中的一環; 切不可因為人執行創業、就業、消費及交易等經濟自由,而將 「人」看作是一個生產因素。因為人是藉著生產、交易和消費 而生活的主體。倘若將「人」物化,經濟自由最終會變成異化 人類和壓迫人類的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自由市場靠著非市場機制的配套措 施,能順利發揮價格機能引導資源的有效配置;即使市場機能 置個人的欲望和偏好於中心位置,而欲以契約方式滿足消費者 的需求,但市場仍有其限度。因為人類許多重要的需求,就其 性質而言,是無法只靠商品就能滿足的;例如:愛與安全感。 14 參見戴台馨, <兼顧生活品質與人文關懷的發展策略) ,刊於《提 升生活品質的理論與實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25-38 頁。實質 自由七大領域的分類,來自 2000 年聯合國所推動的發展方案,見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00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2000) 。
  • 37. 16 普世價值與本土關懷 職是之故,團結 (solidarity )15 的呼籲'是教會的特色。 由於資訊的發達、通信的便利及交通迅捷,當代人比過去 任何時代都能體悟到全人類的命運息息相關。因此,人類所渴 望的美善與幸福,若沒有大眾共同的努力與獻身,是無法得到 的。 人類的合一、彼此相互依賴而和平共處,就是團結的精神。 另一方面,消費者擁有龐大的購買力,藉著儲蓄下來的購 買力,可對經濟產生重大的影響。 購買力的使用,若能考慮正義與團結的道德需求,以及對 自然環境的保護與符合公益的社會責任,則能藉此引導生產者 的行為,導正消費主義所造成的只關心「擁有」而非「存有」 的現象 16 。當今人類對消費主義提出這項文化挑戰,亦積極加 以回應 17; 特別是要考慮未來世代 18 。因為無節制的消費勢必耗 損自然資源,剝奪他們的生活天地。 伍、國際新情勢的挑戰一因應全球化 一百多年前,教宗良十三世頒布《新事》通諭。這份通諭 15 參見阮美賢、巫家慶與葉麗珊編, <<正義道中尋>> (香港:香港 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2001) , 168 頁。此處 solidarity 中譯為 團結,意指人類是一體的,需相互依賴,方能生存。 16 參見《教會社會訓導彙編)) , 357-360 號。 17 不僅天主教會有此呼籲,民間組織 Green Audit 亦強調簡樸生活的 重要性。參見其網站上論文, Green Audit,“Sen and Sustainability: Poverty , Consumer Pressure, and the Future of the planet," http ﹒ //www.greenaudit. org/sen_and_sustainability.htm 。 18 參見 Anand, S. and A. Sen, “Human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Sustainability" , World Development, 28(2000)12 , pp.2029-2049.
  • 38. 經濟生活與社會責任 17 是為了回應十九世紀人類所面臨的兩大「新事物 J (New Things ) 的衝擊。一方面,工業革命與資本主義,對人性造成嚴重的扭 曲;另一方面,共產主義乘時興起,呼籲採取階級鬥爭,引發 社會的對立與不安。本於教會作為社會之良心,有責任向世人 提出面對社會問題所應抱持的立場與原則, <<新事》通諭的主 旨在於維護勞工階級的權益,要求政府承擔中介者的角色,平 衡勞資雙方的利益 19 。 時至今日,經濟與金融全球化問題之複雜,帶來了史無前 例的新現象及有待處理的「新事物」。教會對這些問題的關懷 亦不曾缺席。 當質易與資本跨越國界之後,民間企業的經營者受到更嚴 苛的挑戰,必須充分展現彈性與適應性,要以全球視野作為決 策的基礎;然而,隨著金融交易與流通白由化,市場變幻的速 度令人措手不及;而資訊的多元與迅捷流動復使參與其中的投 資者難以判讀,遂使全球化的後續發展變得不易捉摸而充滿不 確定性。此為全球化的新現象和新事物之端倪。 全球化曾帶來許多利益 20 。不少開發中國家經由國際貿易 的帶動,使經濟快速成長,讓無數人民的生活富裕起來。靠著 醫藥的跨國交流,世界上有許多人壽命延長。多圓企業為開發 中國家創造就業機會,使農村過剩人口得以支援工業發展。全 球化過程中,也促成知識與技術擴散到更寬廣的地區。 19 參見若望保祿二世, ((一百週年》通諭, (台北:天主教教務協 進會出版社, 1991 )。 20 參見 Sen, A. ,“How to Judge Globalism" , The American Prospect, 13(2002) 1.
  • 39. 18 普世價值與本土關懷 然則,全球化亦帶來許多惱人的問題21 。 在國際貿易層面,先進國家一方面極力迫使貧窮國家消除 賀易障礙,一方面卻又保護本國市場,讓開發中國家無法輸出 農產品以換取亟需的外匯。 在國際金融層面,開發中國家受到先進國家及國際組織之 壓力,被迫開放資本管制。由於其金融制度不夠健全,導致金 融危機層出不窮。 不過,在質易與金融問題之外,反全球化人士最嚴重的抗 議來自對公平的質疑,即全球化潛在利益的分享,包括富國與 窮國之間以及一國內不同階層之間的分享,是否公平泣。 國際合作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利益,可以有多種不同的結 果;其中主導談判、協商與調整的國際經濟組織實居關鍵地位。 唯有這些組織審慎管理其運作方式、增加透明度、尊重開發中 國家對自身問題的瞭解和解決方式的選擇,全球化趨勢才會在 富國與窮國之間帶來較公平的利益分享。 在一國之內,反全球化的弱勢團體主張退出全球化過程, 甚至聲稱自由市場是帶來所得分配惡化的罪魁禍首,理應捨 棄,另建機制。 關於對全球化影響的看法,國際上居領導地位的經濟學者 仍深信自由市場是解決經濟問題、促進成長的最佳途徑;而開 發中國家在當前國際關係的情勢下,參與全球化,勢所難免。 因此,在全球化市場不斷擴大、國際關係日趨緊密的過程中, 21 參見米樹﹒康德緒( Michel Camdessus) ,林虹秀譯, <世界,在 我們手中) ((人繽論辨月刊)) 20 期( 2005 年 10 月) , 3 恥的頁。 22 參見 Sen, A. , '‘ How to Judge Globalism".
  • 40. 經濟生活與社會責任 19 開發中國家應體認到市場的運行,須仰仗眾多非市場機制的支 持;並應審慎評估不同的配套措施所產生的結果,從中加以選 擇,作為建立該國相應機制的根據。這些機制除了前一節巳提 到的財產權、社會保險制度等五種非市場支援體制外,教育制 度的建立更是開發中國家吸收知識、學習新科技、培育人才所 不可或缺的。此外,開發中國家能否確切扮演統籌推動與協調 的自主角色,端賴其能否在圈際經濟組織內,爭取到適當的參 與及發言權而定。 陸、在團結內之人類發展 全球化讓世界各國人民更加相互依賴,從而使全球性集體 行動的需求增加,也使全球性公共財更為重要。 知識,即為一項重要的公共財。研究的成果可以在不花費 額外成本下,無遠弗屆士也為世界各地所有的人帶來福祉。 醫療問題不受國家疆界的阻隔。例如愛滋病這類高傳染性 疾病的散布,亟須全球公共衛生組織來面對。 環保議題尤具全球性。例如扼止全球暖化的溫室效應、臭 氧層破洞的擴大等,需要各國簽署國際公約解決。 單一國家的經濟衰退或金融危機,很容易拖累其他國家形 成全球危機。 區域性衝突或戰爭,更應極力避免與防範。如果不制止或 迅速化解,則可能會把其他國家牽扯進去,甚至蔓延到全球。 國際人道援助是一種由同情心所激發的集體行動。有的國 際機構,致力於緊急狀況的支援;有的則承擔消除貧窮的任務。 例如世銀,其做法著重協助開發中國家藉著經濟成長,達到自
  • 41. 20 普世價值與本土關懷 立自強的境界 23 。 總而言之,從上述各層面所顯示的國與國之間或區域之間 的密切關聯可知:不分族群、地域或文化,全人類其實有著共 同的命運。如果人類積極合作,以誠信原則相處,解決問題, 則全人類將有正向發展。反之,則有消極面退化的後果。這樣 的警醒,也提示:除了個別努力以改善現況之外,集結眾人之 力,以實際行動開創新局,方為有效的策略24 。 策、危機與轉機一台灣篇 台灣過去五十年的經濟發展成果,世所囑目;曾被歌頌為 「經濟奇蹟」。經濟成長亦一向為亞洲|四小龍之首。然而,近 幾年來,不但經濟成長退居四小龍之末,經濟發展更著實令人 憂心詣。如何扭轉此一危機,固然要靠「人」的努力;而經濟 發展步入正軌之後,更須注意到如何提升「人」的生活品質。 隨著金融商品快速的發展,台灣犯罪創新的能力,遠遠凌 駕金融法紀的防堵之上,已成世界金融犯罪的溫床 26 。為什麼 台灣防治經濟犯罪的機制如此失靈? 金融秩序的重建涉及金融監理功能的確切運作。台灣金融 監理機制的改革方啟動不久;其重點仍放在積極發展以服務為 23 參兒吏迪格里茲( Stiglitz , J. E.) ,李明譯, ((全球化的許諾與失 落)) (台北:大塊文化公司, 2002) , 320-323 頁。 24 參見《教會社會訓導彙編)) , 373-376 號。 25 參見華而誠, (這四年,台灣國際競爭力每況愈下) ((天下雜誌》 295 期( 2004 年 3 月 15 臼) , 26-28 頁。 6 參見刁曼蓬, (台灣已成金融犯罪溫床><<天下雜誌)) 304 期( 2004 年 8 月 i 日) , 146-158 頁。
  • 42. 經濟生活與社會責任 21 導向、興利重於防弊的金融產業。換言之,金融監理機制仍致 力於金融業務操作的自由化,而疏於金融監管與安全管制的落 實;性質上屬於針對金融產業的「個體」面政策,而非「總體」 金融管控方法的執行。 目前產、官、學界已在組織法令、稽核金檢等正式法制架 構方面,謀取改進之道。然而,縱使組織、制度等人為法制架 構已完備,治療金融弊病的處方,還應關照人心內部,亦即創 立自我管制的機制,藉道德管理,變換社會氣質,改善社會風 氣;金融秩序方能建立 27 。 近年來,台灣景氣趨緩,經濟成長率低落;更令人憂心的 是生活品質亦明顯惡化。談到生活品質,人們忍不住質疑:台 灣每人每年平均所得已達晝萬參仟美元,生活品質何以淪落到 沒水喝、穿不出美感、住廣告和鐵窗圍成的牢籠,交通紊亂堵 塞,教改步驟無序以及娛樂設施缺乏的地步呢? 追根究抵,實與台灣政府過去對「發展」的看法只重「經 濟成長 J '而忽略「人類發展」泊的策略有關。正如本文第貳 節所述,人們經由實質自由的擴展,獲享更豐富、多元的選擇 機會,即可善度自認為有價值、有意義的生活。由於每個人都 27 參見戴台馨, (金融業界的社會責任一從中國傳統知識分子蔣碩 傑先生的自我期許談起) ,麥朝成、吳惠林主編《蔣碩傑經濟理 念的現實印證與思想源頭))(台北市:中華經濟研究院, 1999) , 133-155 頁。 28 參見戴台馨, (經濟發展與人類發展) ((見證月刊)) 320 期( 2002 年 7 月) , 4-6 頁。及戴台馨, (經濟成長率與人類發展指標) 《見證月刊)) 353 期( 2005 年 7 月) '4-6 頁。文中對「人類發 展」的定義,有詳盡的說明。
  • 43. 22 普i![-價值與本土關懷 擁有特定的稟賦,將其充分發揮出來,即是個人生活品質的提 升。社會生活品質的進步,則是建立在眾多個人生活品質的改 善之上。不過,人們在做選擇與取捨之際,不可避免地會受到 制度架構的影響,欲達到實質自由的擴展與獲享,須建立完整 的配套措施";其中較重要的有下列五種: 1.政治民主:如言論、出版自由,選舉、參政權利等的保障。 2. 市場機制:在民主法治支持下,尊重市場的價格機能。 3. 社會上層建築:如:義務教育、健康保險及兵役制度等。 4. 資訊透明化:掌控訊息,有助於參與度的提升及預測的準 確,對個人生活影響深遠。 5. 社會安全網絡:失業津貼、貧民救濟、災區重建等之規畫, 應在承平時期妥為建制以備不時之需。 就上述五種配套性措施而言,台灣已有政黨輪替的事實; 市場機制也有相當長的歷史,似亦具有效率性;教育,健保、 兵役等制度,正在改革當中。較受質疑的是法治精神不足,司 法難獲百姓信賴。資訊方面,雖大幅趨向開放,然百姓真正關 心的議題,報導深度不夠,且欠缺分析。社會安全網絡的建立 更有急就章之虞,無審慎規畫,有些甚至根本末編預算,不具 可行性,亦缺穩定性。 就台灣偏失觀之,政府宜順應大多數人民的期望,訂定並 落實改革方針。有良好的制度,才能有利於人們實質自由的擴 展,使發展得以逐步推進。當人們擁有充分的實質自由,而能 善度自認有意義、有價值的生活時,生活品質才能實際提升, 29 參見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00
  • 44. 經濟生活與社會責任 23 而這種發展,即為「人類發展」。總之,正確的發展理念,應 該是以創建足夠讓個人能力充分發揮的機制為要件。畢竟,發 展力量的來源在於人而非財富。 捌、結語 從教會的角度來看,經濟生活只是人類活動的一個面向。 若將物質生活絕對化,並將財貨的生產與消費變成生活的中心 與唯一價值,這樣的價值觀有著明顯的缺失;因為社會、文化 對人的影響也是相當深遠的。換言之,經濟面向之外,倫理與 宗教面向的關懷亦是不可或缺的 30 。 因為資訊電腦,通信技術的飛躍進步,國與國的界限日益 模糊,人與人的溝通更為便捷;全球化已成為主流走向,勢不 可擋。其後續發展,帶給人類整體究竟是福是禍,殊難預料。 教會文獻襄, r 普世 J (universal) 、「大公 J (catholic) 的思想, 正昭示世人實為一體。社會服務的目標,乃是世上每一個人; 尊重每一個人與生俱來的尊嚴與權利,從而為整個人類社會帶 來光明的遠景,正是有信仰者的社會責任31 。 30 參見查爾斯著、何麗霞譯, <<天主教社會思想(丙)一倫理與經 濟社會>> '收於輔仁大學若望保祿二世和平對話研究中心和平叢 書 25 , (台北:輔大若望保祿二世和平對話研究中心出版, 2002) , 24-25 頁。 31 參見阮文順, (世界人民﹒世界人權﹒世界和平) ,收於輔仁大 學若望保祿二世和平對話研究中心(編)和平叢書 12 , (台北: 輔大若望保祿二世和平對話研究中心出版, 2000) , 4 頁。
  • 46. 論家庭的重異性 及婚姻關係對子女的影響 林安禮 l 本文作者以美圓東岸華語夫婦懇談會負責人的身 分,~ <<教會社會訓導彙編》第五章〈家庭:社會的生 命細胞〉做了十分精彩的解析。不但用社會學理論加以 發揮,還提出該區夫婦懇談會調查研究的成果,為她的 理論作了基礎性的見證。 目 IJ J::J 從縱向來說,家庭是孕育新生命,繁衍種族的場所,更是 文化傳承的途徑。從橫面來看,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元,是社 會安定的基礎,兩者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本文分兩部分來探討家庭與婚姻: 第一部分:論述家庭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探討婚姻對家庭功能決定性的影響,並以研究 調查印證婚姻對于女的影響,及夫婦懇談在提高婚姻品質上的 功效。 l 本文作者:林安樓,台灣大學心理系學士,夏威夷大學心理輔導碩 士,曾任輔仁大學教育心理系講師及學生心理輔導中心負責人、紐 約市亞裔心理輔導中心社工、美國東岸華語夫婦懇談會負責人,現 職瑪利諾會中國教會人才培訓計畫執行助理。
  • 47. 28 普世價值與本土關懷 壹、家庭是社會的基種與文化傳承的命脈 一、從社會的角度來討論 (一)家庭是自然形成,而非透過契約關係建立的軍體2 一男一女結合,是陰陽互補的自然現象。而婚姻,家庭則 是順應人類基本需要的自然產物3 。 德國杜會學家 Ferdinand Tonnies 將社會團體區分為兩類:第 一類是自然、自願組成的( Gemeinschaft) ,成員之間靠情感的連 結,家庭就是這類團體最典型的例子;第二類別是目標取向的 團體( Gesellschaft) ,參與此類團體的動機是實現個人利益的滿 全,商業、政府機構即屬於此類。像家庭這第一類的團體,有 較強的內聚力及持久性,對成員有較大的影響力、約束力,其 成員對團體也有較高的忠誠度4 。 (二)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5 「婚姻與家庭制度,將個別的個體連接起來,成為社會的 基本單位。」家庭能為個人提供安全與保護;發揮經濟上互相 支援的功能;並傳遞社會規範與文化6 。 天主教教會文獻中,指稱家庭為組成社會的「首要生侖制 2 ((教會社會訓導彙編)) , 211 及 212 號。 3 W i11 iam J. Benn帥, The Broken Hea汀, (New York: Waterbrook Press , 2001) , pp.174-175 4Marcello TruzZL Sociology-IheClawic Statrm凹的,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71) , pp .1 45-154. 5 ((教會社會訓導彙編)) , 213 號,註 468 0 6 吳就君 , ((人在家庭)) (台北:張老師文化, 1997) , 6-9 頁。
  • 48. 論家庭的重要性及婚姻關係對子女的影響 29 胞」 (the first and VItal CEll ofthe society )7 ,以「細胞」來描述家庭與 社會的關係,除了說明家庭是一個基本單位之外,更強調了家 庭富於生機,社會必須仰賴家庭,才能維繫生命,二者息息相 關。 (三)家庭是文化傳承的途徑 家庭除了承擔延續生命的責任,更肩負文化傳承的使命8 。 家庭是子女的第一個、也是影響最深的教育機構。因此, 最適合教導並傳遞文化、倫理、社會,及宗教各方面的價值9 。 文化的傳授,言教固然重要,身教卻有更強的影響力。子女在 家庭中耳濤目染,無形中學習到的,將如同脈動般,在不自覺 中,維持並左右他們的生存型態。 (四)家庭是社會安定的「錯」 健全的家庭,造就健康的個人;社會靠這些個人的穩定力, 才不至迷失於時代劇變的洪流中 10 。 中國人所謂「家和萬事興 J '認為有了和諧的家庭,社會 一切就興旺起來,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說法, 也充分闡明家庭之於社會的重要性與基礎性。 因此,社會應當要尊重家庭制度 ll' 並有責任維護家庭的 權益 12 。 7 ((教會社會訓導彙編>> , 211 號,註 464 。 自向上, 213 號,註 470 。 9 同上, 229 號,註 511 。 10 同上, 213 號,註 469 。 II 同上, 252 號,註 570 。 12 同上, 252 號。
  • 49. 30 普世價值與本土關懷 (五)當家庭制度受到破壞時,必然造成社會問題 西方社會,個人主義及消費主義氣焰高張,婚姻也遭受波 及 13 。於是,大家追求個人需求的滿足,不合則分,婚姻無異 於商品,不滿則退。 Stanton 認為:在美國,婚姻制度正緩緩走 向死亡 14 。 根據官方統計,美國在 2004 年的離婚率是 0.37%15 。而最 保守的估計:目前進入婚約關係的人,有 40% 會以離婚終場 16 。 造成美國社會中犯罪、毒品、性氾濫等問題,高離婚率難脫其 申 一 貝 在這方面,台灣也不甘示弱。官方數字顯示,在近 12 年內, 離婚率以 4 倍的高速急速上升 17 。到 2003 年,已高達 0 .29%18 。 目前結婚的人,估計有 25-30% 終會離婚的。這是一個不容忽 視的社會現象。 的 Glenn T. Stanton,“Why Marriage Matters-Reasons to Believe ," in Marriage in Postmodern Society , (Colorado Springs: Pinon Press , 1997) , p.163. 14Ibtd. , pp.159~160. 的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 Human Services ,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 National Vital Statistics Reports , Vo 1. 53 , #19 (May 9, 2005) 16 New York Times , (ApriI19 , 2005). 17 Taipei Times , (CAN , Tuesday , April 26 , 2005) , p .4. 18 婦權基金會( 2005) : 20 。 19ηle MercuηJ News , (February 22 , 2004).
  • 50. 論家庭的重要性及婚姻關係封子女的影響 31 二、從個人的觀點來討論 (一)家,是個人出生之後歸屬的第一個團體 人類出生時,身體的發展成熟度,在哺乳動物中偏低,因 此,出生後需要父母照顧的時間比其他動物長 20 。在家的保護 滋養下,個人才得以成長21 。 (二)家,個人的第一個教育機構22 由於人類社會的複雜性,一個人除了身軀長大之外,還要 具備其他的能力,才能生存。於是,家又成了個人培養生活基 本能力、學習處世及待人接物的場所。 雖然,社會還提供許多正規學習的機會,但在基本個性的 形成、價值觀的建立,及靈性的發展上泊,家,占有無可取代 的重要地位 24 。 然而,缺乏彈性的教育,也能帶來傷害。以價值觀來說, 父母若堅持單一且具排他性的價值觀,譬如中國傳統「萬般皆 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就極有可能會扼殺在其他方面有 才氣的孩子的發展,甚至摧殘他們的自我概念25 。 2OBennett, op.cit , p.44 21 ((教會社會訓導彙編>> , 231 號,註 515 0 2 同上, 238 號,註 540 。 23 向上,註 539 。 24 同上, 239 號,註 542 , 544 。 方鄭玉英, ((與家人共舞)><台北:信誼基金出版社, 2000) , 33-35 頁。
  • 51. 32 普世價值與本土關懷 (三)家,對個人性格的形成,有最深遠的影響 在生命的最初十年,父母是孩子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物 26 。 子女出生時,是完全的無助與脆弱,父母所賜與的,孩子無所 選擇,照單全受。子女對父母天生有極深的仰賴與渴望,因而 孩子性格的發展、自我概念的形成,及自我價值的體認,受父 母影響極深。 在幼小的孩子眼中,父母如神 27 ,全知、全能、全善。正 因父母對子女有如神的威力,父母若能提供正向的成長經驗, 可造就出健康的個人:具成熟的個性,肯定的自我概念與自我 價值感 28 。 然而,父母的威力,可以建設,也足以傷害、摧毀。心理 曾受到傷害的父母,加上不當的教養方式,會孕育出子女自貶 的心態、扭曲及負面的自我概念。進而影響他們生命中的一切 抉擇 29 。 (四)家,是學習愛的場所30 家庭不但是新生命得到滋潤撫育,身心逐漸長大的地方, 更是學習愛最重要的機構。 前任教宗保祿二世稱家為「孕育生命與愛的搖籃 J (c叫le of 26 John Bradshaw , Bradshaw On: the Fami秒 -A Revolutionaη Way of Self - Discovery , (Deerfield Beach: Health Communication , Inc. , 1988) 。中譯本詰見:鄭玉英,趙家玉譯, <<家庭會傷人一自我重 生的新契機)) (台北:張老師文化, 2000) , 18 頁。 7 同上, 19 頁。 28 同上, 61 頁。 9 同上, 7-18 頁。 育。《教會社會訓導彙編)) , 221 號,註 493 。
  • 52. 論家庭的重要性及婚姻關係封子女的影響 33 31 life and love )。 愛的學習,無法靠知性的講解。必須先經驗到愛,才有能 力去愛。家,是我們來到人世間,經驗到愛的第一個團體。 在長大過程中,我們觀察父母親之間的互動,無形中學習 到如何去愛,或不幸的學到如何彼此傷害。而且,這學習大部 分在六歲以前,已經完成了咒。 希臘文中有四個意思不同的「愛」字: Eros 是男女之間,渴望擁有對方的情慾之愛。 Philia 相當於朋友之間的關懷、友愛。 Storge 指家庭中白然的親情。 Agape 則是無條件、忘我無私、自我給予、自我犧牲之愛。 Agape 是愛的極至。天主對我們的愛,就是 Agape 。 婚姻關係中,這四種愛都包合,而以 Agape 為基石 33 。子女 若在相愛的父母呵護教養下長大,從被愛的經驗,從觀察父母 的互動,從嘗試付出中,漸漸學會如何去愛,將可結出愛的果 實:仁慈、良善、服務與犧性 34 。 (五)家,是擋風遮雨的避風港35 回到家,可以放鬆緊繃的心情,撒下偽裝的自我。在紛亂 不安的時代,個人面臨壓力與挑戰,需要有一個地方,可以喘 口氣,休息身心,養精蓄銳後,再度出發,去面對世界。一個 31 向上, 209 號,註 460 。 32 John Gray , What You Fee/ You Can Hea! , (Mill Valley: Heart Publishing , 1984), p.54. 1StantoI1, op-CEL , pp.163~165. 34((教會社會訓導彙編)) , 239 號,註 543 。 35 吳就君, ((人在家庭)) '7 頁。
  • 53. 34 普世價值與本土關懷 溫馨,有包容力,與支持力的家,可以滿全這個功能。 三、從天主教教義及教會的立場來討論 (一)天主聖三的道理與模式 Kallistos Ware ( 1985 )論及天主聖三 36 。他認為,最令他信服 的說法是十二世紀神學家 Richard of St. Victor 提出的九 Richard of St. Victor 的立論基礎是《若望福音》中的一句話: r 天主是愛」 (若四 8 )。既然天主就是愛,而愛是有對象的,有愛的一方, 及被愛的一方;有一個我,還要有一個你 (1 and Thou) 。所以, 他認定天主一定不只有一個位格,至少有兩個,聖父與聖子, 才能產生相互的愛( mutuallove )。 愛是自我付出,是一種向外的能量。若愛僅止於兩者相互 之間,這愛並不完滿。只有當他們找到第三位,將他們的互愛 擴及到讓第三位分享時,愛才達到滿全。在天主,這第三位, 就是聖神。 這麼說來,天主聖三,並不是各自獨立的三個位格,而是 一種關係性的存在( relational be時)兒,是動態的存在。天主聖三, 隨時都在互動,隨時都在自我給予。 Ware 繼續推演下去:聖三之間的愛,並不局限於此,還要 繼續向外擴散。於是,聖三之間有了這個對話。天主說: r讓 我們照我們的肖像,按我們的模樣造人 J (創~ 26) 。於是,聖 三的愛,又有了愛的對象。就是他所造的天地萬物,包括我們 6kaHIStos ware, “The Human Person as an Icon of the Trinity ," Sobornost , Vo 1. 8, #2 , (London: St. Basi l' s House , 1986) 37Ibid. , p9. 38 Ibid. , p.9-1 1.
  • 54. 論家庭的重要性及婚姻關係封子女的影響 35 人類。 人既然是按照天主的肯像所造,也就和天主一樣,是關係 性的存在",是動態的存在。因此,在我們的人性中,有愛與 被愛的需要,有與人溝通,分享的需要 40 。 也許正因此,天主造人,一口氣造了兩個“。「天主於是 照自己的肖像造了人,就是照天主的高像造了人,造了一男一 女 J (創~ 27) 。這一男一女,組成了家庭。而遵循聖三的模式, 為了滿全他們之間的愛,又有了第三位,他們的孩子,來分享 他們的愛。愛在他們之間運轉,正如天主聖三一樣42 。 既然是動態的關係,就隨時都在改變,時刻在重新定義。 改變帶來成長,也伴隨著痛苦。自我的開放,意謂著必須展露 脆弱的真我,這冒風險的舉動,也會帶來痛苦。聖父派遣聖子 來到世上,受難而死,就是最清楚的說明 43 。聖三的互愛中, 早已隱含了十字架的痛苦。親密的人際關係中亦然。 Rev. John Sistare 認為:所有的婚姻、家庭,應以天主聖三的 模式為範本,以聖三之間的愛為楷模44 。以祂們不畏懼痛苦的 精神追求成長與自我改變,在不斷的給予及接受中,學習犧牲、 付出、寬容,在愛中成長,一步一步更肯似天主。 9Ibid. , pp.15~17. 40 <<教會社會訓導彙編)) , 223 號。 41 同上, 209 號,註 459 。 42 向上, 230 號,註 513 。 Luke T. Johnson ,“ Suffering , Sin & Scripture ," Priests and Peop胎, (孔1arch , 1998), pp.87-90. 44 J. 凱 仗訂已, S IS ta re 趾 刀www.cf'people.or g/ Seminat an執F n tings/SemO 13.h h ttφp:// 句 咚瓜 討才 勻扯 趾 ltml
  • 55. 36 普世價值與本土關懷 (二)夫妻的結合,是一個聖召,是天主神聖計畫的一部分45 中國人所謂天作之合,意指一男一女的結合,並非巧合, 或完全屬個人意願。似乎在冥冥之中,老天牽線,成全好事。 教會也認為婚姻是天主的安排。「天主是婚姻的著作者。 祂的安排有特定的目的及益處」 46 ,「凡天主所結合的,人不 可拆散 J (瑪十九 6 )。結婚時雙方宣誓,要共度此生,終身不 渝 7 。 但,這是非常艱辛的旅程。婚姻是極其挑戰性的人際經驗。 兩個背景、個性不同的人相處,固然有互補相成之處,但這些 差異,也往往是產生摩擦的主因。在婚姻的親密關係中,雙方 的真我隨時會浮現,尤其是在面臨外來或內在的困難時,更會 強烈的突顯出來,造成衝突,帶來痛苦。 但'這痛苦的時刻,也正是成長的契機,是面對自己、認 識自己、改變自己的好機會,是學習寬容、諒解對方,自我給 予、自我犧牲的好時機。痛苦的經驗,能使我們脫胎換骨的蛻 變與轉化48 。 婚姻聖事不只是夫妻之間的盟約,也是「天主與夫婦之間 的盟約 49 」 o 夫妻的結合中,有天主的聖意與祝福。所謂祝福, 不是「從此幸福美滿」的單純庇祐,而是天主要這兩個人在成 全的道路上,互相支持,彼此提攜。當我們遵循聖三互動的模 式,不斷付出,不迴避痛苦,從痛苦中求改變、更新時,天主 45 ((教會社會訓導彙編)) , 220 號,註 488 。 46 同上, 215 號,註 473 。 47 向上, 215 號,註 477 。 48Johnson, OP-c此, p.90. 49 朱蒙泉, <<靈海拾貝)) (台北:永望, 2005) , 148 頁。
  • 56. 論家庭的重要性及婚姻關係對子女的影響 37 將賜給我們新的生命。 (三)夫妻參與天主造化的工程,孕育新生命50 天主創造天地的浩大工程,並末在創世的第七天結束。 「天主祝福了第七天,定為聖日,因為這一天,天主 停止了祂所行的一切創造工作。 J (i拉 3 ) 聖經上說天主停止了、休息了,但並未說祂完工了。每當 我們有創新的舉動時,小至畫一幅畫,大到人類的重大發明, 都是在延續天主造化的工作。夫妻結合,孕育新生命,將他撫 育長大,更是參與天主造化的具體表現51 。 (四)耶穌降生成人,在一個家庭中成長52 天主聖子,降生成人,祂的第一個歸屬團體,最早的人性 經驗,和我們每一個人一樣,是在一個家庭。耶穌在大約卅歲 時開始傳教(路三 23 )。卅歲之前的生活,聖經記載不多,但我 們可以揣想,家庭生活古了大部分。袖也是在父母的保護照顧 下長大,也是由父母教導生活的技能,做人處世的道理。是人, 而又是神的耶穌,讓家成為祂成長的最主要場所。家庭的重要 性,不言而喻。 (五)家庭是教會的縮型 教會文獻中稱信友的家庭為家庭教會 (domestIc church )53 。 既然是教會,則對外有傳教的責任,對內具宗教教育的功能。 50 ((教會社會訓導彙編)) , 209 號,註 460 。 51 同上, 232 號,註 519 。 52 同上, 210 號,註 461 。 53 同上, 220 號,註 489 。
  • 57. 38 普世價值與本土關懷 依循聖三模式生活的家庭,是天主臨在及基督精神的見 證。它在價值紛亂的今世,扮演了先知的角色,肯定的向世人 宣告家庭的神聖性。 子女第一個接觸宗教、認識天主的聖所,就是家。因此, 家庭本身就是宗教傳承的場所,培育天主教價值的教室。正如 所有價值觀學習的原則:言教不如身教。子女縱使有機會接受 正式的宗教教育,他們目睹父母如何遵從教會的教誨,如何在 生活中實踐基督的精神時,天主教的價值觀便在無形之中撒種 在他們心中。這埋藏的種子所帶來的影響,比主日學或要理班 來得深遠。家庭實在是宗教教育最主要的機構,承擔無法推卸 的牧靈職責"。 (六)家庭中,個人有機會淺瞳天圓的滋味55 在人世間各種愛的關係之中,家人之閏的愛,尤其是父母 對于女的愛,最接近天主對我們無條件的愛。今年 10 月中巴基 斯坦大地震,一位母親以自己的身軀保護孩子,斷了一條腿, 孩子卻毫髮未傷。這類的故事,在在展示出無私的、自我犧牲 的愛 -Agape 。在有愛的家庭中,個人享受或見證到這樣的愛 情,算是略窺在天國中享受天主大愛的美景。 貳、婚姻是家庭功能發揮的決定性因素 現代小家庭制度下,一男一女結合成為夫妻時,一個新家 54 同上, 239 號,註 545 。 mThomasMassarqS.J. , Living Justice-Catholic Social TEGChing in Action , (Lanham: Sheed & Ward , 2000) , p.126
  • 58. 論家庭的重要性及婚姻關係對子女的影響 39 庭就誕生了 56 。 一、婚姻對家庭的決定性影響 婚姻是家庭的基石,夫妻是撐起家的兩根大柱。這個家庭 能否妥善的發揮上述功能,成為鞏固社會的力量,培育出健全 的下一代,達成文化傳承的任務,大環境的因素固然不容忽視, 但基本上取決於夫妻倆能否攜手建立一個穩閻健全的家庭。 最直接受父母婚姻影響的,就是子女的成長。且透過子女, 代代相傳,影響既深且遠。 二、父母的衝突對子女的影響 子女的成長過程中,生理上有溫飽的需求;心理上有安全、 被愛、被接納、自尊及實現自我的需求。這些需求的滿足,全 得仰賴父母。當父母關係有困難,精力花在爭吵上時,相對的, 孩子的需求就會被忽略,他們的發展自然受影響57 。嚴格說來, 這些忽略,就是一種形式的遺棄58 。 家庭是一個系統,家庭的成員有一個自然的傾向,會藉著 互動,達成彼此之間的平衡。每一分子的任何動作,都會牽動 全局,影響其他分子。子女處身於家庭系統中,也逃不出這互 動的網脈。當父母的婚姻關係出了問題時,孩子們會不自覺的 以某種方式,奮力去平衡這動搖的家庭體系。生理上,他們可 能出現某些症狀;行為上,或以偏差行為來轉移注意,或以乖 56 ((教會社會訓導彙編)) , 211 號,註 463 。 57 任兆璋, ((共f借此生一創造性婚姻講做>> (台北:光啟, 2000) , 109-111 頁。 58 鄭玉英,趙家玉譯, <<家庭會傷人一自我重生的新契機>> ' 9 頁。
  • 59. 40 普世價值與本土關懷 巧努力,來取悅父母。父母極可能不自覺的將子女捲入他們的 紛爭,要他們作傳話人、作仲裁者、作傾訴,甚至宣洩情緒的 對象 59 。子女不但未得到父母適切的照顱,還需要反過來照顧 父母的情緒。這不但違反了大自然的秩序60 ,對于女的性格發 展、性方面的成長、配偶的選擇,及未來的婚姻關係,更有極 深的影響61 。 孩子天生是愛父母,關心父母的。他們很在意父母的喜怒 哀樂。父母親不愉快,他們會擔心,會想幫忙62 。同一家的孩 子,可能有不同的因應之道:有的變得特別成熟,檀於照顧他 人;有的富於正義感,愛打抱不平;有的扮演乖孩子用功讀書, 來安慰父母;有的乾脆與家庭疏離,向外發展。這些應運之道, 甚至沿用到他們成年之後的。 幼小的孩子,有一個傾向,以為周邊發生的一切都和自己 有關,或因他而起。當父母起衝突時,孩子很容易以為是自己 的錯的。這些孩子可能形成極易自責,或過度察言觀色的個性。 愈是親密的關係,愈有衝突的機會。夫妻兩人如此密切的 生活在一起,不可能沒有摩擦。婚姻中的衝突,有多大的破壞 性?它對孩子一定有害無益嗎?在一片警惕聲中,也有專家提 出正面的看法。 "任兆璋, <<共{借此生一創造性婚姻講做>> , 111-119 頁。 60 鄭玉英,趟家玉譯, <<家庭,會傷人一自我重生的新契機>> '的頁。 “任兆璋, <<共(借此生一創造性婚姻講做)) , 119-125 頁。 62 鄭玉英, <<愛與管束>> (台北: f言誼基金出版社, 2004) , 71-72 頁。 63 鄭玉英, <<與家人共舞)) , 80-83 頁。 倒鄭玉英, <<愛與管束>> , 72 頁。
  • 60. 論家庭的重要性及婚姻關係對子女的影響 41 Wallerstein &Blakeslee 訪問了五十對自認為婚姻幸福的夫婦 後,歸納出九項美滿婚姻必須學習的心理課題的。其中第五項 明示:夫妻要努力經營,讓家成為容許衝突存在的安全地帶。 任何親密關係中,兩人的摩擦,在所難免。穩固的婚姻中,容 得下爭吵,及憤怒的情緒,因為他們有信心,知道婚姻不會因 此破裂。多對夫婦甚至表示,衝突使他們更深入了解對方,日 後反而成為穩固婚姻的基石。 Friel & Friel 在討論父母對子女的影響時提到66 .子女如果能 從父母的婚姻中觀察到:困難來臨時他們如何面對、解決,衝 突發生時,他們如何溝通、化解,這無聲的觀察,將深深烙印 在孩子心中,為他們將來面臨人際上的衝突、挑戰、困難,做 了最完善的準備。 鄭玉英認為 67 吵架也有積極的意義,關鍵在於要建設性 的吵,而不是傷害性的吵。若孩子有機會見證到父母如何在劇 烈的溝通之後和好,他們也可藉機學習爭吵的藝術,體會和好 的喜悅。 三、研究調查 為了進一步了解正負兩面有關婚姻衝突的看法,筆者將焦 點集中在婚姻中的衝突對孩子的影響,進行調查。並藉機評估 65 Judith S. Wallerstein & Sandra Blakeslee , The Good Marriage -How & Why Lρve Las衍,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Comp剖哼, 1995) , pp.143-149. 66 John. C. Friel & Linda D. Friel , The 7 Worst Things Parents Do , (Deerfield Beach: HeaJth Communications , 1999) , pp.44-45. 的鄭玉英, <<愛與管束>> ' 74-77 頁。
  • 61. 42 普世價值與本土關懷 夫婦懇談在改善婚姻關係上的功效。 夫婦懇談是利用團體的力量來促進夫妻感情的一種活動與 組織,由 Gabriel Calvo 神父在 1962 年首創於西班牙,很快傳及 全世界。 1970 年,萬立民神父在台灣新竹地區第一次舉辦, 1989 年美國舉辦第一屆華語夫婦懇談會, 1992 年,在美東第一次舉 f丁。 夫婦懇談的參與,始於週末營。夫婦們利用一個週末的時 間,由神父及分享夫婦帶領,密集式的學習並練習省察自己、 認識自己,並與對方溝通。週末營之後有後續分享團體,定期 聚會,彼此提醒,互相學習,支持。 這個研究想探討的是: 1.評估自己/父母的婚姻美滿度。 2. 父母的衝突對子女的影響。 3. 父母整體的婚姻關係'與對子女的影響。 4. 夫婦懇談的經驗,對婚姻的影響。 筆者以參加夫婦懇談的夫妻,及部分他們的子女為對象, 進行研究。 (一)研究方法 1.夫婦懇談會 召集了兩次夫婦懇談後續分享聚會,前後共有的位參加。 他們的年齡在的到的歲之間,婚齡則在 17 到 32 年之間。他 們是在 7-12 年前參加夫婦懇談週末營,之後定期參加後續分 享聚會。 討論根據以下題目進行: 1.在我看來,我父母親的婚姻美滿度大概是一一分( 1 分表示非常差, 10 分表示非常好)。我用什麼標準來評分?
  • 62. 論家庭的重要性及婚姻關係對子女的影響 的 2. 小時候,父母親起衝突時,我的感覺如何?我曾否擔心父母親 感情會破裂?這對我是什麼樣的經驗? 3. 父母親的婚姻,對我的成長有什麼影響? (我的個性、價值觀等等) 4. 父母親的婚姻,對我的婚姻有什麼影響? 5. 若給自己的婚姻打分數,我會給幾分?我用什麼標準來評分? 6. 兩代之間美滿度差異在哪里?造成此差異,我貢獻了些什麼? 7. 夫婦懇談的經驗,對我們的婚姻有何幫助? 2. 電話訪談與間巷調查 筆者透過懇談會的夫婦,徵得部分子女的同意,藉電話或 電子郵件,進行訪談調查。由於這些子女都是在美國出生長大, 不詰中文,故問題與訪談均以英文進行。共有 8 位子女接受訪 問調查。他們的年齡在 14 到 30 歲之間,其中兩位已婚。 1. On a scale of 1 一 to 一 10 (1 being very poor, 10 being very good) , how would you rate your parents' m訂riage? 2. What criteria did you base your rating on? What is your idea of a good m訂riage? 3. How do you feel about your parents' involvement in the Marriage Encounter Program? Please 巴laborate 4. Do you think ME has helped your parents? If so , how? 5. How did you feel when your parents had conflicts when you were younger and I or before they participated in ME? Were you scared? Were you worried that their marriag巴 might not sustain? 6. Have you ever feared that your parents might separate? How did that make you feel? 7. How do you feel about their conflicts now? Has there been any change in how you feel about their conflicts now that you are older, and I or after their participation in ME? 8. If you are married, how does your parents' marriage affect your own? If you are not married , how does your parents' ma汀iage affect your attitude towards marriage? 9. What affect has your parents' ma訂iage had on you as a person? (your personality , your value , etc.)